时间: 2025-05-02 06:5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7:01
郎有蘼芜心,妾有芙蓉质。
不辞嫁与郎,筑城无休日。
呜呜啄人鸦,轧轧上城车。
力尽土不尽,得归亦无家。
筑人非筑城,围秦岂围我。
不知城上土,化作宫中火。
这位郎君心中有着蘼芜般的情意,而我则如同芙蓉般的娇嫩。
我不辞辛苦嫁给你,日日夜夜都在筑城。
哀鸣的乌鸦啄食着人,车轮轧过城墙发出声响。
我已用尽了全力,然而土仍无穷无尽,回家时却已无家可归。
筑城的人并非真正筑城,围住秦国又能围住我吗?
我不知道城墙上的尘土,已化作宫中燃烧的火焰。
曹邺是唐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冲突,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
《筑城三首》创作于唐代社会动乱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筑城的辛苦与无奈,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反映了社会的压迫与个体的挣扎。
《筑城三首》以女性的视角切入,展现了个人在家国、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挣扎。首联通过“蘼芜”与“芙蓉”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夫妻情感的深厚与脆弱。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筑城的艰辛,体现出为家为国的无奈与辛劳。诗中“力尽土不尽”一句,生动表达了辛勤劳作却难以见到成效的无力感,似乎在呼唤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筑人非筑城”则引发思考:筑城的意义不仅在于地理上的防御,更在于心灵的归属和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不知城上土,化作宫中火”则极具哲理,象征着那些表面的坚固与内心的脆弱,暗示着在权势与欲望的面前,个人的命运仍然是脆弱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与无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与情感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筑城这一象征,探讨了个人在面对社会责任与家庭情感时的无奈与抗争,反映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郎有蘼芜心”中的“蘼芜”指代什么?
诗中描绘的筑城劳动是为了什么?
“不知城上土,化作宫中火”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