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0: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0:06:58
峡江山对锁,不觉有江来。
船向羊肠出,城临虎穴开。
烧畬穿岭急,水碓拨云回。
客鬓先秋白,何烦一叶催。
峡谷中的山峦紧锁,没察觉江水已悄然涌来。
船只驶向弯曲的小路,城池依山而建如同虎穴。
烧荒的火穿过山岭迅速,水碓的声音在云层中回荡。
旅客的鬓发已渐渐花白,何必在意一片落叶的催促。
作者介绍:潘耒(约1610年-约1680年),字子美,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潘耒游历峡江时,承载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感慨的思考,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自然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峡江》是清代诗人潘耒对峡江山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从“峡江山对锁”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闭塞而又神秘的氛围,峡江的山峦如同重重锁链,将江水的涌动隐秘在其中。随着诗句的发展,船只的行进与城市的险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诗中提到的“烧畬”和“水碓”则呈现出一种乡村的田园气息,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客鬓先秋白,何烦一叶催”则是对人生的哲思,感叹时光流逝,勾勒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慨。通过峡江的描绘,反映出人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豁达。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