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06
野望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新晴宜野望,最爱是山前。
远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
呼名鸟无数,问姓客多年。
此地春耕晚,吴牛树底眠。
在新晴的日子里,最适合向野外眺望,
我最喜欢的是那座山前的风景。
远近的花与竹子交相辉映,高低的水面拍打着田野。
无数叫声的鸟儿在空中飞舞,问起它们的名字,我却是个久居的客人。
这里的春耕来得晚,吴牛正卧在树下安然入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浮丘,宋代著名诗人,倡导自然主义,推崇田园诗风格。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野望》创作于诗人隐居于乡村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归属感。
《野望》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梅尧臣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全诗以“新晴宜野望”开头,传达出一个清新明朗的春日气息。诗人站在山前,目之所及是远近交错的花竹,水波荡漾,田野绿意盎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在描绘自然的过程中,诗人通过“呼名鸟无数”的描述,展现出鸟儿的自由与生机。这不仅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也隐含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在这个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诗中“问姓客多年”的自述,流露出诗人作为外来者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最后一句“此地春耕晚,吴牛树底眠”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展现了农耕文化的传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生活的沉淀。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晴宜野望”中的“宜”是什么意思?
“远近花兼竹”中的“兼”可以理解为:
诗人提到“吴牛”,这一意象主要反映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