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12
葭律肇启隆冬,蘋藻攸陈飨祭。
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在隆冬开始的时候,芦苇的音律响起,水藻被摆放开来准备祭祀。
当黄钟已被摆放好,玉烛点亮,红色的谷物正丰收。
此诗涉及到古代祭祀及农耕文化,黄钟、玉烛及丰收的象征,体现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庆祝。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的开创者之一。她在位期间,积极推动文化发展和政治改革,倡导文人出仕,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唐明堂乐章。羽音》是武则天时期,结合了音乐与祭祀文化,反映了当时礼仪制度的严谨及对丰收的感激。
这首诗以冬季的隆重祭祀场景为背景,展现了武则天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葭律”与“蘋藻”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隐喻着人们在寒冷季节中对生活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待。黄钟和玉烛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庄重与神圣的气氛,反映了当时朝廷对祭祀仪式的重视。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红粒方殷稔岁”,则是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祝愿,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向往。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兼具了诗意的美感与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与丰收的崇敬,展现了祭祀文化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葭律”指的是哪种乐器?
A. 笛子
B. 芦苇
C. 钹
诗中提到的“红粒”象征什么?
A. 农作物的丰收
B. 战争的胜利
C. 友情的长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什么?
A. 男皇帝
B. 女皇帝
C.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