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无利无名》

时间: 2025-05-08 18:28:25

诗句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

知功业,何时了。

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

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28:25

原文展示

满江红·无利无名
作者:张昪 〔宋代〕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无求的洒脱态度,作者说自己没有追求利益和名声,也不在乎荣辱、烦恼与忧愁。夜晚在灯下独自唱歌、喝酒、吟诗、欢笑,恰逢群山初雪,明月相辉,心情更加愉悦。即使活到百岁又能如何呢?人生终究要老去。谁能保证富贵呢?成就又能维持多久?算起来,金银财富又算得了多少呢?瞬息之间,时光无足轻重,何不及时享乐呢?等到春天来临时,带着酒去享受东风,沉醉于芳草之间。

注释

  • 无利无名:没有利益和名声。
  • 无荣无辱:没有荣誉和耻辱。
  • 独歌独酌:独自唱歌和喝酒。
  • 况值:恰逢、正好遇到。
  • :富有、长久。
  • 箪瓢:用竹筐和瓢盛东西,这里指贫穷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昪是宋代词人,他的作品常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满足。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和士人对名利的追求使得许多文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通过此词,作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倡导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歌鉴赏

《满江红·无利无名》是一首表达个人对世俗名利淡漠态度的词作。张昪以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开篇便以“无利无名”直入主题,传达出一种对名利的无所畏惧与超然态度。接着,通过夜灯独酌的场景,呈现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作者不求外物、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

词中提到的“群山初雪”和“明月交光”,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暗喻了作者心境的纯净与明亮。此时此刻,虽是独处却充满了诗意和乐趣。接下来的“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则是对人生的哲思,生活的意义在于享受过程,而非执着于结果。最后以“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收尾,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呼应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传递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张昪的哲学思考和艺术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表达了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

  2.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描绘了夜晚独自享受生活的快乐,强调个人的内心世界。

  3.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
    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出宁静与美好。

  4.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人生短暂,百岁也无所谓,强调活在当下。

  5.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
    对富贵与成就的无常与不确定的思考。

  6. 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反问财富的意义,显得无足轻重。

  7.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
    强调时间的流逝,呼吁珍惜当下。

  8. 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享受生活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利无名,无荣无辱”,形成整齐的结构。
  • 比喻:用“箪瓢金玉”比喻财富的渺小。
  • 意象:如“明月”、“芳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倡导珍惜眼前、享受生活的哲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灯:象征孤独与内省的环境。
  • 群山初雪:代表纯洁与宁静的自然景观。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 春天:代表新的开始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逐
    • B.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C. 对成功的渴望
  2.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中“假”字的意思是?

    • A. 假设
    • B. 依靠
    • C. 假装
  3. 诗中提到的“群山初雪”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纯洁与宁静
    •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张昪的《满江红·无利无名》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张昪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辛弃疾则更强调外在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张昪及其作品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三 白鹤亭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瓦店雨作四首 初夏日出且雨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 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西湖复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庆长叔招饮一桮,未釂,雪声璀然。即席走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四圭 儿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肤泛不切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老鹤乘轩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无须 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蛇疮 言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逃生子 涕结尾的成语 包含徼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才短思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