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32:55
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
作者: 归子慕 〔明代〕
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
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
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
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
在萧瑟的湖边小屋,六月的景象如同清秋。
凉爽的雨水轻轻洒过柴门,葡萄在风中轻轻摇曳。
草屋在绿杨树下轻轻摇摆,似乎想要随云水漂流。
水边有一个小孩,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求索。
他整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仍旧执着地钓着。
我问他,他只是朝我微笑,让我忘却了心中的忧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钓不休”的情景,反映出一种不屈不挠与乐观的精神,可能与古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相关。
作者介绍: 归子慕,明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诗人对世事的思索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文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畔的清幽景色和小孩钓鱼的生动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开篇以“萧瑟湖上庐”引入,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感觉,紧接着对六月的描写,将夏季的热烈与秋天的清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意象。诗中“凉雨过柴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状态。
而“水滨一稚子”的出现,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气息,孩子的无忧无虑与钓鱼的执着,反映出一种纯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不仅让诗人感受到快乐,也让读者在心中生出一丝暖意。最后一句“使我心忘忧”,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传达出一种通过自然与童趣来释放心灵的哲理。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儿童的纯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烦恼的淡然态度,展现了归子慕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童趣,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烦恼的淡然,展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凉雨过柴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小孩在水边做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