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社寮杂诗 其三》

时间: 2025-07-12 00:06:14

诗句

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

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06:14

原文展示

珥珰渐贯耳轮宽,
肩际垂垂两肉环。
待得周环容径尺,
便誇气概向人寰。

白话文翻译

耳朵上逐渐挂上了宽大的耳环,肩膀上垂下两个肉环。等到周围的环形装饰能容得下一个尺码时,便可以在世人面前夸耀自己的气概。

注释

  • 珥珰:耳环,古代用金、银等材料制成的饰品。
  • :穿过、通过。这里指耳环穿过耳朵。
  • 耳轮:耳朵的轮廓部分。
  • 垂垂:垂下的样子,形容耳环的状态。
  • 周环:环形的装饰,这里指耳环的直径。
  • 径尺:指一寸的周长,量度的单位。
  • 气概:指气度、风范,形容人的气质和风采。
  • 人寰:指人世间,世界。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其通过对耳环和装饰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与装饰文化的重视,体现了清代士人的风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廷华,清代诗人,性格豪放,擅长古诗词创作,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常用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清王朝鼎盛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尤其在装饰与美的追求上,诗人通过耳环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尚。

诗歌鉴赏

《社寮杂诗 其三》描绘了一个女子身上的耳环和肉环,诗中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美的渴求和自我展示的欲望。诗的开头提到“珥珰渐贯耳轮宽”,用渐进的形式,呈现耳环带来的视觉效果,耳环的宽大与耳轮的结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第二句“肩际垂垂两肉环”则进一步延展,描绘了肩膀上的饰品,增强了女性的柔美与魅力。最后两句“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暗示着随着饰品的增加,自己的气质与风采也在不断提升。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饰品的描写,更是对自我价值的体现,反映了清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珥珰渐贯耳轮宽”:耳环逐渐穿过耳朵,显得宽大,暗示着对美的追求。
    • “肩际垂垂两肉环”:描绘了肩膀上垂下的肉环,增添了女性的柔美。
    • “待得周环容径尺”:期待环形的装饰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 “便誇气概向人寰”:自信地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气质。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手法,形成了和谐的音韵与意象。
    • 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自我展示的欲望,体现了清代社会风尚与个人价值。

意象分析

  • 耳环:象征美丽、时尚,是女性魅力的体现。
  • 肉环:代表着温柔与柔软,暗示女性的柔美特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珥珰”指的是什么?

    • A. 头饰
    • B. 耳环
    • C. 手镯
    • D. 项链
  2. “肩际垂垂两肉环”中的“肉环”指的是什么?

    • A. 肩膀的肉
    • B. 装饰品
    • C. 衣物的边缘
    • D. 食物
  3. 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自豪与自信
    • C. 失落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性之美,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而吴廷华则更关注外在的装饰与气质的展示。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社寮杂诗 其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皑如山上雪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十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和双溪三首 胡姬年十五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其二 题倚江图 题清虚庵三首 其二 和双溪五首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翔佯 谏结尾的成语 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塞耳偷铃 矛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唯唯听命 心存目识 齿字旁的字 尖言尖语 计斗负才 半文不值 逐末忘本 成家立计 钻穴逾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