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2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7:35
莺花无主,看百般红紫,怎生愁苦。蜂蝶纷纷凋瘵尽,莫怪春无情意。忆否当年,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周遑鬼运,此愁那便销去。
这首词以春天的花鸟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无主之花、凋零之蝶的愁苦情怀。春天的无情不应怪罪,曾几何时在杜鹃桥上诉说过的情感,如今已无处依靠。夕阳西下,余晖尽染,金粉楼台、衣袂飘飘的身影,欢歌舞蹈的场景似乎遥不可及。欢愉之时,忧伤悄然来袭,四处变幻的气氛令人迷惑。狼狈的眼神、变幻的波涛,让我在蚕丛小路上迷失了方向。此时此刻,这些愁苦又能去向何处呢?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历任官职,以词赋见长,风格多变,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作者以花鸟入诗,借景抒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落的感慨。
《百字令 其三》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张慎仪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春华秋实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开篇以“莺花无主”引入,立刻勾起一种孤寂和愁苦的氛围。接着,通过“蜂蝶纷纷凋瘵尽”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惋惜,这种惋惜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也反映了人生的苦涩。
词中忆及往昔,在“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一句中,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情感,似乎在追忆某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如今的“危阑休倚”则显示出无奈和失落。夕阳的意象常常与人生的终结符号相联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一句,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场景,与现在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悲凉感。最后,词中“魂荡蚕丛路”表达了迷失和无助,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愁苦。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失落的无奈,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变迁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鹃桥”象征什么?
“乐极悲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夕阳红尽将暮”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