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百字令 其三》

时间: 2025-05-22 15:27:35

诗句

莺花无主,看百般红紫,怎生愁苦。

蜂蝶纷纷凋瘵尽,莫怪春无情意。

忆否当年,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

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

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

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

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

周遑鬼运,此愁那便销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7:35

原文展示

莺花无主,看百般红紫,怎生愁苦。蜂蝶纷纷凋瘵尽,莫怪春无情意。忆否当年,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周遑鬼运,此愁那便销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以春天的花鸟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无主之花、凋零之蝶的愁苦情怀。春天的无情不应怪罪,曾几何时在杜鹃桥上诉说过的情感,如今已无处依靠。夕阳西下,余晖尽染,金粉楼台、衣袂飘飘的身影,欢歌舞蹈的场景似乎遥不可及。欢愉之时,忧伤悄然来袭,四处变幻的气氛令人迷惑。狼狈的眼神、变幻的波涛,让我在蚕丛小路上迷失了方向。此时此刻,这些愁苦又能去向何处呢?

注释

  • 莺花无主:莺鸟和花朵没有主人,暗示美好事物的孤独和无依。
  • 蜂蝶纷纷凋瘵尽:蜜蜂和蝴蝶纷纷凋谢,象征春天的短暂与无情。
  • 杜鹃桥:杜鹃鸟鸣声凄美,常与离别、愁苦相联系。
  • 金粉楼台: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代表过去的繁华。
  • 乐极悲来:快乐时常伴随悲伤,表现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历任官职,以词赋见长,风格多变,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作者以花鸟入诗,借景抒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落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百字令 其三》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张慎仪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春华秋实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开篇以“莺花无主”引入,立刻勾起一种孤寂和愁苦的氛围。接着,通过“蜂蝶纷纷凋瘵尽”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惋惜,这种惋惜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也反映了人生的苦涩。

词中忆及往昔,在“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一句中,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情感,似乎在追忆某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如今的“危阑休倚”则显示出无奈和失落。夕阳的意象常常与人生的终结符号相联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一句,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场景,与现在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悲凉感。最后,词中“魂荡蚕丛路”表达了迷失和无助,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愁苦。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花无主:引入孤独的主题。
  2. 看百般红紫,怎生愁苦:对美丽景象的赞美与内心愁苦的对比。
  3. 蜂蝶纷纷凋瘵尽,莫怪春无情意:春天的无情,理解自然的变迁。
  4. 忆否当年,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怀旧情绪,回忆往昔。
  5. 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夕阳象征结束,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6. 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对繁华生活的追忆与渴望。
  7. 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快乐与悲伤的交替,显示人生的无常。
  8. 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迷惘与困惑,表现内心的挣扎。
  9. 周遑鬼运,此愁那便销去:最终的无奈与愁苦的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莺花无主”比喻美好事物的孤独。
  • 拟人:春天被赋予无情的特征,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乐极悲来”,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失落的无奈,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变迁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莺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美好。
  2. 蜂蝶: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3. 杜鹃:与离别、愁苦有关的鸟。
  4. 夕阳:象征生命的尽头与美好的消逝。
  5. 金粉楼台:繁华景象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鹃桥”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繁华
    • D) 无情
  2. “乐极悲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无常
    • D) 怀念
  3. 诗中“夕阳红尽将暮”暗示了什么?

    • A) 生命的开始
    • B) 美好的消逝
    • C) 快乐的时光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张慎仪与李清照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张慎仪更多地融入了春天的意象,而李清照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送志宏西上 送杨简迁国子博士 送王舍人制置四川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得挥字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一笔勾消 调和阴阳 欨怿 辛字旁的字 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共戴天 目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包含爱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笑与抃会 无所不可 目无余子 蚤兴夜寐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巛字旁的字 诊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