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0: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0:40:27
黄鹄曲
作者: 刘基 〔元代〕
黄鹄双飞中路分,
关山风雪陇头云。
云深雪暗知何处,
哀叫声声天上闻。
黄鹄成双飞向天空中,途中却分开了。
关山上风雪交加,山头的云朵厚重而沉重。
云层深厚,雪花飞舞,不知飞往了何方,
悲哀的叫声在天空中回荡,令人听得心里感到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黄鹄常被用来象征孤高和自由,诗中提及的关山则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祯,号君山,元代的杰出诗人、政治家。刘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黄鹄曲》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黄鹄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黄鹄曲》通过黄鹄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描绘了黄鹄双飞但途中分开的场景,象征着人生的离散与无常。随着诗意的展开,关山的风雪和陇头的云层则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困惑与迷茫。
诗中“云深雪暗知何处”一句,更是将这种迷失感推向高潮。面对厚重的云层和纷飞的雪花,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助与孤立,似乎在找寻失去的方向。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哀叫声声天上闻”中达到了顶点,悲鸣的声音四散而去,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与无法诉说的苦楚。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情感,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及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同时,诗中浓厚的孤独感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使其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孤独与离别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鹄曲》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刘基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A. 丑陋
B. 自由
C. 富贵
D. 痛苦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
A. 云深雪暗知何处
B. 哀叫声声天上闻
C. 黄鹄双飞中路分
D. 关山风雪陇头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黄鹄曲》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