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9:31
女儿少小幽闺里,
深掩重帘学针指。
施朱傅粉有母怜,
一朝无母将焉恃?
青灯背壁月当户,
峘山之禽夜啼苦。
丹元诉天天为愁,
泪洒长河作飞雨。
嗟儿与母同为身,
母子分离何苦辛?
抽刀割股股不血,
一念自感皇穹仁。
吾闻孝慈出天性,
人心至诚天必听。
儿股有肉母所育,
母生儿死儿亦足。
女儿在幽静的闺房里长大,
深深的帘子掩盖着她,学习针线活。
涂抹着朱红的指甲,母亲对她的怜爱无微不至,
可是一朝失去母亲,她将依靠谁呢?
青灯照在墙壁上,明月正照着窗户,
峘山的鸟儿在夜里悲鸣,令人苦恼。
我向天空诉说心中的忧愁,
泪水洒在长河中,像飞雨般纷飞。
唉,儿女与母亲同为一体,
母子分离,何其痛苦辛苦?
我抽刀割下自己的肉,却没有鲜血流出,
只是因为一念之间,感受到天地的仁爱。
我听说孝顺和慈爱是人之天性,
人心至诚,天必会倾听。
儿子身上的肉是母亲所生,
母亲生儿子,若儿子死去,母亲也足以悲痛。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士俊,号天池,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杂剧等多种文体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女儿割股词》写于元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和人们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表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无奈与痛苦,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和亲情的思考。
《女儿割股词》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刘基通过描述女儿失去母亲后的孤独与痛苦,展现了家庭关系中母爱的伟大与深沉。诗的开头,女儿在幽静的闺房里学习,描绘了她生活的温馨与安宁。然而,随着母亲的去世,这一切都被打破,女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助。接着,诗人用“青灯背壁”、“月当户”描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女儿的悲伤。
此外,诗中“抽刀割股股不血”的意象极为深刻,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虽然身体上的痛苦无法与心灵的痛苦相比,但这种情感的深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肉体的牺牲和对母爱的感悟。结尾处提到的“吾闻孝慈出天性”,强调了孝顺和慈爱的自然属性,表现出对母爱的敬仰与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理解母女情深的悲剧。
整首诗通过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探讨了亲情的伟大与脆弱,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惜。诗人以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强调了孝顺与慈爱的自然属性,唤起人们对母爱的敬仰。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传达了情感,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亲情的伟大与脆弱。
诗中提到“女儿少小幽闺里”,这里的“幽闺”指的是:
A. 幽静的房间
B. 美丽的花园
C. 繁华的市场
D. 热闹的街道
“泪洒长河作飞雨”中的“泪”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安静
诗中提到“吾闻孝慈出天性”,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A. 孝顺和慈爱是人之天性
B. 人生的无常
C. 自然的壮丽
D. 战争的残酷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女儿割股词》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