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23:26
殊俗甘朐月忍,比之刍牛腴。
殷勤奉宾客,自谓敬有余。
鸱吓虽异贯,赤惑谁能袪。
霾阴蔽玄象,清渭混污渠。
谁能继夏后,再分龙与鱼。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殊俗甘朐”指的是对世俗事物的冷漠和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这比起世间的繁华和奢侈来更为可贵。作者虽然热情地招待宾客,却自认为自己对客人的尊敬还不够。即使有些事情如同鸱吓(猛禽)与赤惑(星宿)之间的关系不同,但其中的困惑与烦恼又有谁能消除呢?阴霾遮蔽了清晰的宇宙象象,污浊的水流与清澈的河流混在一起。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谁能继承夏后的辉煌,再将龙与鱼各自分开,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刘基,字伯温,号景阳,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任职于明太祖朱元璋手下,辅佐建立明朝。他的诗词、散文和杂文都颇具影响力,尤其以诗词见长,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世俗繁华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人通过对比与隐喻,表达了对平淡、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更有价值。诗中“殷勤奉宾客”一语,虽表现出对外界的热情,但随即又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诗中提到的“霾阴蔽玄象”与“清渭混污渠”,恰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混乱。诗的最后一句“谁能继夏后,再分龙与鱼”,更是引发读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力感。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露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困惑与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以及对简单、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殊俗甘朐”中的“殊俗”意为?
A. 世俗
B. 不同于世俗
C. 复杂
D. 普通
“殷勤奉宾客”表达了诗人对宾客的态度是?
A. 冷淡
B. 热情
C. 漠不关心
D. 不屑一顾
“赤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烦恼与迷惑
C. 友情
D.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