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6:3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34:38
题王伯衡县尹桑阴图
作者:刘基
渔阳太守之官后,
种得桑阴比召棠。
麦陇风微云委甸,
茅檐日暖雪盈筐。
仓庚过去青枝动,
戴胜飞来紫椹香。
千载先生同此意,
为君重赋两岐章。
全诗翻译:
渔阳的太守任职后,
种下的桑树阴影比召棠树还要美。
麦田上微风轻拂,云朵漂浮在田野上,
茅屋的檐下阳光温暖,雪花装满了筐子。
黄鹂飞过青枝轻轻晃动,
戴胜鸟飞来紫椹树上散发的香气。
千年之前的先生与我有相同的情怀,
为你重写这两首诗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余,号静斋,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诗人以桑树为引,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反映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寄托。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提到“渔阳太守之官后”,设定了时间背景,暗示着太守在此地的治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着通过“种得桑阴比召棠”展示了桑树的繁茂,桑阴不仅是自然的具象,更象征着理想的治理效果。
“麦陇风微云委甸”描绘了田野的宁静与安详,微风轻拂,云朵悠然,形成一种恬淡的气氛。诗人在此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恬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接下来的“茅檐日暖雪盈筐”,则通过对温暖阳光和满筐雪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丰富与变化,营造出一种平和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仓庚过去青枝动,戴胜飞来紫椹香”则通过对鸟儿的描绘,将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黄鹂与戴胜鸟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机的复苏。
最后两句“千载先生同此意,为君重赋两岐章”表达了诗人与古代文人同样的情怀与追求,强调了文学传承与对理想的执着。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理想政治的追求,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渔阳太守”是指哪个地方的官员?
A. 北京
B. 上海
C. 西安
D. 南京
“仓庚过去青枝动”中的“仓庚”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花
“千载先生”指的是?
A. 现代诗人
B. 古代文人
C. 农民
D. 政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美丽与深邃。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刘基的《题王伯衡县尹桑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