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24:29
渔家傲
王之道 〔宋代〕
爵齿俱尊惟此老。
诗词笔力谁能到。
奇字古文仍笃好。
须信道。
如公宁复忧才少。
剩费黄金应买笑。
穷通得丧都忘了。
坐对瑶觞看舞妙。
携窈窕。
南窗聊得渊明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与对诗词创作的自信。诗中提到身为老者,地位尊贵,但真正的诗词才能却无人能及。虽然古文写作艰难,但仍旧要相信自己的才华。诗中也表现出对财富与名声的淡然,认为与其花费金钱去追求浮华,不如买来一笑。对于人生的起伏得失,诗人选择忘却,享受当下,坐在窗前欣赏美丽的舞蹈,感受生活的美好,似乎在向往陶渊明那种洒脱自在的生活。
王之道(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词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常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写于王之道晚年,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和对人生哲学的领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王之道的《渔家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淡然处世的态度。诗人以“爵齿俱尊惟此老”开篇,表明自己虽身处高位却仍保持谦逊,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和对才华的自信。接下来的“诗词笔力谁能到”,既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豪,也是对当时文人境遇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奇字古文仍笃好”,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文人身份的认同。
而“剩费黄金应买笑”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人生观,金钱与笑声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他认为,追求物质的富足不如享受内心的快乐。整首诗在描绘陶渊明的傲然风范时,表现出一种归隐自然的理想,诗人在淡泊明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诗的最后,诗人“携窈窕,南窗聊得渊明傲”,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表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围绕人生哲学展开,强调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快乐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信道”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穷通得丧都忘了”主要表达了什么?
《渔家傲》与《饮酒》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渔家傲》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