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写怀》

时间: 2025-04-26 21:19:01

诗句

初听莺声又燕声,年华不待使人惊。

桂花开遍门还掩,风自清时月自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9:01

原文展示:

初听莺声又燕声,
年华不待使人惊。
桂花开遍门还掩,
风自清时月自明。

白话文翻译:

初次听到黄莺和燕子的鸣叫,
岁月匆匆,让人感到惊讶。
桂花已经开遍,门还紧闭,
清风徐来,明月高悬。

注释:

字词注释:

  1. 莺声:指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来临。
  2. 燕声:指燕子的鸣叫,寓意春回大地。
  3. 年华:指时间和岁月,强调时光的流逝。
  4. 桂花: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美好,桂花盛开时节通常是中秋。
  5. 风自清时月自明:表示自然清新,月亮明亮,传达一种宁静的美感。

典故解析:

  • 黄莺与燕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莺和燕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生机与希望。
  • 桂花: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团圆、丰收相关,尤其是在中秋节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辅,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通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春夏交替时节的感慨,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悟,表达对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诗歌鉴赏:

《写怀》这首诗通过初听莺声和燕声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春天的氛围,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黄莺和燕子的鸣叫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随后的“年华不待使人惊”更是点明了这一主题,传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伤。

接下来的两句则以“桂花开遍门还掩”来表现一种内心的隐秘和淡淡的忧伤,虽然外界的美好与丰盈正如桂花盛开,但诗人似乎却选择了闭门不出,暗示一种对世事的回避和思考。而最后一句“风自清时月自明”则如同一幅清新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仿佛在提醒人们不应忘记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美好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听莺声又燕声:描绘春天的到来,莺和燕的叫声交织,给人以生机的感觉。
  2. 年华不待使人惊:岁月飞逝,令人惊叹,暗示时间的无情与珍贵。
  3. 桂花开遍门还掩:虽然外面的桂花盛开,但诗人却选择了闭门,表现一种内心的孤寂。
  4. 风自清时月自明:自然界的清新与明亮,让人感受到宁静的美好,反衬出内心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莺声和燕声比喻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年华不待”和“使人惊”,形成节奏感。
  • 拟人:风和月被赋予了清新和明亮的特质,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春天、生命的复苏。
  2. :象征归来、团圆。
  3. 桂花:象征丰收、团圆的美好时光。
  4. 清风、明月:象征宁静、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声分别是什么?

    • A. 黄莺和燕子
    • B. 燕子和乌鸦
    • C. 黄莺和喜鹊
    • D. 燕子和杜鹃
  2. “年华不待使人惊”中的“年华”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年龄
    • C. 时间
    • D. 生活

答案:

  1. A. 黄莺和燕子
  2. C. 时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龙辅的《写怀》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龙辅更关注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唐宋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泽之过维扬 智宝院後楼怀胡元茂 渔家傲(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 上赵使君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 猴马 菩萨蛮(七夕) 别威德寺 答颜生见寄 忆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乘疑可间 众口嚣嚣 包含赢的词语有哪些 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相失交臂 蔫头耷脑 婀娜多姿 鬯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旋生旋灭 谋臣武将 丶字旁的字 和香丸 使心用幸 兽物 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