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1:4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40:18
原文展示:
銮凰不世出,谁复知羽仪。
良马来冀北,难与伯乐期。
驽骀思逞能,燕雀争高飞。
岂能应昌运,终为世所嗤。
骥称不贵力,凤至惟其时。
吾衰亦久矣,嗟叹尔何为。
白话文翻译:
美丽的凤凰难得一见,谁能再识得它的姿态?
良马来自冀北,难以与伯乐相遇。
劣马和骏马都想表现自己,燕雀却争着高飞。
怎能顺应天命,终究被世人所轻视。
千里马并不在乎力量,凤凰则须在合适的时机出现。
我衰老已久,叹息你又为何而来?
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伯乐”与“千里马”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的典故,伯乐是识马之人,而千里马则为优秀的马,二者的结合象征着人才与识才者的关系。此外,诗中提到的“銮凰”与“羽仪”体现了对优秀人才的向往与追求,而“驽骀思逞能”则反映出社会中平庸者的躁动与不安,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杂诗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才与时运的关系。开篇用“銮凰不世出”引出主题,表达了优秀人才的稀缺。接着通过“良马来冀北,难与伯乐期”强调了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机缘关系,暗示即使才华横溢的人,也可能因缺乏识者而被埋没。
诗中“驽骀思逞能,燕雀争高飞”描绘了社会中不堪之辈争相表现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优秀与平庸之间的差距,也揭示了人们对成功的渴望。最后几句“吾衰亦久矣,嗟叹尔何为”更是抒发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感叹时代的无情与自身的无奈,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传达出对社会人才观的反思,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叹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与对社会的反思,揭示了优秀人才在历史长河中常常被忽视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銮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平庸
B. 优秀人才
C. 失败
D. 财富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人才与识才者关系的思考?
A. 驽骀思逞能
B. 吾衰亦久矣
C. 良马来冀北,难与伯乐期
D. 凤至惟其时
诗中的“燕雀”指的是:
A. 高飞的鸟
B. 小人物
C. 优秀人才
D. 有识之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