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离平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平泉)》

时间: 2025-07-28 10:30:02

诗句

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宠深陪雉尾,

武皇恩厚宴龙津。

黑山永破和亲虏,乌领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30:02

离平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平泉)

原文展示:

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宠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龙津。
黑山永破和亲虏,乌领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

白话文翻译:

十年间在紫殿中掌管重要事务,出入于三朝担任一品高官。
文帝宠爱我,甚至让我陪伴在雉尾旁,武皇恩宠厚重,宴请我在龙津之上。
黑山之战打破了和亲的敌人,乌领之地的宰相们却骄横跋扈。
从此功高权重的境地即将到来,祸患降临,名声也随之消失,这一切不可由我来决定。

注释:

  • 紫殿:指皇宫或高官的居所。
  • 洪钧:指“大”的意思,象征权力与威势。
  • 雉尾:古代帝王的象征,意指受宠的地位。
  • 龙津:古代的美丽之地,常用作宴会场所。
  • 黑山:指与敌对势力的战斗。
  • 乌领:指当权的宰相或权臣。

典故解析:

  • 文帝和武皇: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二者对李德裕的恩宠体现了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
  • 和亲虏:指与敌国通过婚姻来维持和平的策略,历史上多次出现。
  • 功高名灭:这个成语来自于历史上的许多权臣,他们因功劳过大而遭到皇帝的忌惮,最终失势的故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德裕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在政治上曾担任宰相,才华出众,诗风清新,常反映出他对政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德裕在朝廷权势达到巅峰时期,深知功名与权势的风险,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李德裕自身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他在权力顶峰的荣耀与随之而来的风险。开头两句描绘了他在朝中的显赫地位,体现了他在文帝和武皇心中的特殊地位,然而接下来的描绘却转向了权力的阴影,黑山的战役与乌领的宰相们显示出政坛的复杂与危险。最后两句以“功高名灭”点出主题,表达了即使身处权力中心,也难免遭逢祸患的无奈与悲哀。诗中运用了对仗与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韵律上更为流畅,情感上也愈发深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李德裕回顾自己十年的官场生涯,表达了自己在权力中心的经历与荣耀。
    • 第三、四句:通过对文帝和武皇的描述,展示了他在朝廷的受宠与地位。
    • 第五、六句:提及战争与权臣的傲慢,反映出政坛的险恶与权力的复杂。
    • 最后两句:总结自己的处境,表达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紫殿”、“龙津”等意象比喻权力与荣耀。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权力的虚幻与不安,李德裕在权力的高峰体验到了名声与地位的双刃剑,最终反思功名的易逝与命运的无常。

意象分析:

  • 紫殿:象征权力和地位。
  • 龙津:象征荣华富贵与宴会的美好。
  • 黑山与乌领:象征冲突与权臣的复杂关系,反映出权力斗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中“功高名灭”指的是什么? A. 权力的荣耀
    B. 权力的危险
    C. 个人的成就
    答案:B

  2. 李德裕在诗中提到的两位皇帝是? A. 唐高宗和唐玄宗
    B. 唐文帝和唐武皇
    C. 唐太宗和唐文宗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黑山”和“乌领”分别代表什么? A. 战争与权臣
    B. 和平与繁荣
    C. 远方与故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德裕的《离平泉马上作》,两者均反映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李白更为豪放,李德裕则更显忧虑与深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传》

相关查询

惜黄花 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 笺经南隩烟云楼 同秩庭饮临江楼 都门送刘芳玖之官蜀中 秋日早发尉氏县 宿焦山绿雪庵 玩鸥亭 思慕诗 秋池一枝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室如悬罄 乘虚可惊 才结尾的成语 众所周知 邑字旁的字 曹大家 咒说 凌上虐下 鬯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自由车 阏伯 龜字旁的字 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亚腰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