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4:18:32

诗句

岁云暮矣风萧萧,木叶脱落惟空条。

云浓雨细白日短,惨惨不辨昏与朝。

雨中行人足斛觫,去与公家制戎服。

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柰尔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32

原文展示:

岁云暮矣风萧萧,
木叶脱落惟空条。
云浓雨细白日短,
惨惨不辨昏与朝。
雨中行人足斛觫,
去与公家制戎服。
中原豺虎正横戈,
天寒风急柰尔何。

白话文翻译:

时光已近年底,寒风萧瑟,
树叶纷纷脱落,只剩光秃的枝条。
天色阴沉细雨绵绵,白昼短暂,
惨淡的光线使人分不清早晚。
雨中的行人脚步沉重,
去为朝廷缝制军装。
中原的豺狼虎豹正横行霸道,
在这寒冷的天里,风急雨骤,我该如何应对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云暮矣:时光已近年底。
  •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 空条:光秃的树枝。
  • 惨惨:形容光线黯淡。
  • 足斛觫:形容行人行走艰难,步履沉重。
  • 制戎服:缝制军服。
  • 豺虎:比喻贪婪、凶恶的敌人。
  • 柰尔何:意为我该如何应对。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中原豺虎”可指当时的战乱和外敌,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参与了推翻元朝的斗争,后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刘基的诗歌风格沉郁,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末明初,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借助雨中景象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反映了民众对生存的困境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仲冬时节的萧索和行人的艰辛,渗透出一种深沉的忧虑。开头通过“岁云暮矣风萧萧”引入,展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冬季的寒冷,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树叶的脱落和阴沉的天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沉重,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

诗人在雨中行走的行人,象征着普通百姓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辛苦,脚步沉重,寓意着生活的艰难。尤其是提到“去与公家制戎服”,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动乱的直接反映,也显示了个人在国家与家庭面前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柰尔何”,则是对未来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敌人的恐惧与对自身处境的无能为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状态,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云暮矣风萧萧”:时光已近年底,风声凄凉,暗示寒冷的季节和心情。
  2. “木叶脱落惟空条”: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只剩光秃的枝条,象征生命的枯竭和凋零。
  3. “云浓雨细白日短”:阴云密布,细雨纷飞,白昼短暂,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4. “惨惨不辨昏与朝”:光线黯淡,令人分不清是黄昏还是清晨,反映出生活的迷茫。
  5. “雨中行人足斛觫”:雨中的行人步履沉重,象征着困境中的人们。
  6. “去与公家制戎服”:行人前往朝廷缝制军服,显示出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责任。
  7. “中原豺虎正横戈”:中原地区的敌人正肆虐,暗指战乱与暴力。
  8. “天寒风急柰尔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无奈与困惑,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助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豺虎比作敌人,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对敌人的恐惧。
  • 对仗:如“惨惨不辨昏与朝”,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 拟人:用“雨中行人”来表现人们的无奈与困境,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动荡年代人们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行人的困境,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历史的残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风:象征困境与压迫,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表示不易的生活与沉重的心情,营造出忧郁氛围。
  • 行人:代表普通民众,体现出他们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和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云暮矣”意为: A. 年轻的岁月
    B. 时光已近年底
    C. 春天来临

  2. “雨中行人足斛觫”中的“足斛觫”是指: A. 行人快乐
    B. 行人脚步沉重
    C. 行人急速

  3. 诗人用“中原豺虎”来比喻: A. 自然环境
    B. 外敌与动乱
    C. 乡村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借助自然描写,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而刘基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在社会动乱中的无奈与深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丑奴儿/采桑子 丑奴儿/采桑子 丑奴儿 其一 观阁前芍药有感二阙 丑奴儿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 其二 霜天晓角(再和) 霜天晓角(春愁) 霜天晓角 忆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涩 自字旁的字 修结尾的成语 弭宁 粜风卖雨 齊字旁的字 夫妻无隔宿之仇 无可无不可 老子天下第一 见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包含庙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名声籍甚 补阙拾遗 包含榴的词语有哪些 歡举 进贤退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