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5:57
君不见杭州无城贼直入,台州有城贼不入。
重门击柝自古来,而况四郊多警急?
愚民莫可与虑始,见说筑城俱不喜。
一朝城成不可踰,挈家却向城中居。
寄语筑城人城高固自好,更须足食仍足兵,
不然剑阁潼关且难保。
独不念至元延祐年,天下无城亦不盗。
你看,杭州没有城墙,盗贼就能肆意进入;而台州有城墙,盗贼却无法进入。重门和击柝自古以来就存在,何况周围的警报频繁?愚蠢的百姓无从与之商量,听说筑城的事都不高兴。一旦城墙筑成,就不能再随便出入,大家都要带着家人进城居住。寄语那些筑城的人,城墙再高再坚固也未必足够,更需要粮食和兵力,否则就算剑阁和潼关也难以保全。难道你们不记得至元延祐年间,天下没有城墙也没有盗贼吗?
刘基,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擅长诗词、散文和戏曲。他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在元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筑城词》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间盗贼横行,人民生活困苦。诗中表达了对筑城的质疑,认为仅靠筑城无法根治盗贼问题,反而需要关注民生和兵力的建设。
《筑城词》运用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不同城镇的治安状况,揭示了筑城的局限性。诗中提到“杭州无城贼直入,台州有城贼不入”,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全问题,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墙的怀疑。刘基通过对愚民的批判,反映出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认为单纯依赖筑城无法解决问题,反而需要关注民众的生活与兵员的补充。诗的后半部分则用历史的对比,指出在至元延祐年间,天下无城却无盗,暗示治理的根本在于民生的安定。整体来看,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展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既有现实的关怀,又有历史的反思,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筑城的质疑,强调仅靠筑城无法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反而需要关注民生和兵力的保障,彰显了刘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地方中,哪个地方有城而贼不入?
填空题:诗中说“愚民莫可与虑始”,意思是百姓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至元延祐年间,天下无城也无盗。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