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1: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39:00
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
影孤长不出,行道在寒云。
在秋天的法华寺下院望向高顶,山峰的色彩在秋日的天空下清晰可见,松树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中传来。孤独的影子无法延展,行走的道路在寒冷的云雾中隐约可见。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法华寺下院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在寺中静修的孤独与清雅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开篇“峰色秋天见”,展现出秋天的清新与高远,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而“松声静夜闻”则将读者引入一种静谧的夜晚,松树的沙沙声宛如低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影孤长不出”,诗人使用了“孤”字,直接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影子无法延展,象征着他与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空虚。而最后一句“行道在寒云”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云雾使得行走的道路显得更加渺小,暗示着人生路途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孤独的接受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什么?
“影孤”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声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