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时间: 2025-05-19 01:39:00

诗句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

影孤长不出,行道在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39:00

原文展示:

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
影孤长不出,行道在寒云。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法华寺下院望向高顶,山峰的色彩在秋日的天空下清晰可见,松树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中传来。孤独的影子无法延展,行走的道路在寒冷的云雾中隐约可见。

注释:

  • 法华寺: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常作为隐居、修行之地。
  • 高顶:指高山的峰顶,象征着高远和超脱。
  • 峰色:山峰的色彩,秋天的山色通常色彩斑斓,给人以美的享受。
  • 松声:松树的声音,通常在风中发出,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影孤:孤独的影子,暗示着诗人的孤独感。
  • 寒云:寒冷的云朵,增添了诗中的冷清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法华寺下院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在寺中静修的孤独与清雅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开篇“峰色秋天见”,展现出秋天的清新与高远,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而“松声静夜闻”则将读者引入一种静谧的夜晚,松树的沙沙声宛如低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影孤长不出”,诗人使用了“孤”字,直接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影子无法延展,象征着他与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空虚。而最后一句“行道在寒云”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云雾使得行走的道路显得更加渺小,暗示着人生路途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孤独的接受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峰色秋天见”:山峰的色彩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展现出秋天的美丽。
    2. “松声静夜闻”:在静谧的夜晚,松树的声音清晰可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影孤长不出”:孤独的影子无法延展,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4. “行道在寒云”:在寒冷的云雾中,行走的道路显得模糊不清,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峰色”和“松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松树的声音被赋予了生命,给人以亲切感。
    • 象征:影子与云雾象征着孤独与人生的艰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峰色:象征高远与清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松声:象征宁静与安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追求。
  • 影孤:象征孤独与寂寞,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寒云:象征未知与不确定,反映了人生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什么?

    • A. 法华寺
    • B. 寂静寺
    • C. 少林寺
  2. “影孤”的意思是什么?

    • A. 人多热闹
    • B. 孤独的影子
    • C. 影子长长
  3. 诗中描绘的声音是什么?

    • A. 鸟鸣
    • B. 松声
    • C. 雨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皎然的诗则更侧重内心的孤独感。两者虽然同为山水诗,却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艺术与美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六州歌头 渊明祠 满江红 其三 都下作 水龙吟 其三 九日次前韵 水调歌头 其四 次韵别张梦卿 踏莎行·醉拈黄花 青山远 相思引 金蕉叶·行思坐忆 水龙吟·汉江流入苍烟 水调歌头·一叶堕金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取长弃短 力字旁的字 改旗易帜 攴字旁的字 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阴云密布 包含钩的成语 包含芷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北门之管 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莫 琼楼金阙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殊职 盛族 入字旁的字 论千论万 干略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