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内外吟》

时间: 2025-05-23 12:10:38

诗句

衣冠严整,谓之外修。

行义纯洁,谓之内修,内外俱修,何人不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10:38

原文展示

内外吟 邵雍 〔宋代〕

衣冠严整,谓之外修。 行义纯洁,谓之内修, 内外俱修,何人不求。

白话文翻译

外表整洁,称之为外在的修养; 行为正直,称之为内在的修养; 内外兼修,谁能不追求呢?

注释

  • 衣冠严整:指外表整洁,穿着得体。
  • 行义纯洁:指行为正直,品德高尚。
  • 内外俱修:内外兼修,即外在和内在的修养都达到一定水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邵雍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应该内外兼备,即外在的仪表和内在的品德都应该得到提升。这种思想与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契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明了,通过“衣冠严整”和“行义纯洁”两个具体的形象,表达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邵雍认为,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体现在外表的整洁,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这种思想在宋代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衣冠严整,谓之外修。

    • 这句诗强调了外在的仪表整洁,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2. 行义纯洁,谓之内修。

    • 这句诗强调了内在的品德高尚,是个人修养的另一部分。
  3. 内外俱修,何人不求。

    • 这句诗总结了前两句,表达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并提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衣冠严整”与“行义纯洁”形成对仗,强调了内外兼修的概念。
  • 排比:通过“内外俱修”的排比结构,加强了语气和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个人修养的内外兼备,即外在的仪表和内在的品德都应该得到提升。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冠严整:象征着外在的仪表和形象。
  • 行义纯洁:象征着内在的品德和行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衣冠严整”指的是什么?

    • A. 内在的品德
    • B. 外在的仪表
    • C. 社会地位
    • D. 财富状况
  2. 诗中“行义纯洁”指的是什么?

    • A. 外在的仪表
    • B. 内在的品德
    • C. 社会地位
    • D. 财富状况
  3. 诗中“内外俱修”强调的是什么?

    • A. 外在的仪表
    • B. 内在的品德
    • C. 社会地位
    • D. 内外兼备的修养

答案: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书有感》(朱熹):朱熹的这首诗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与邵雍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内外吟》与《观书有感》:两首诗都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但邵雍的诗更侧重于内外兼修的概念,而朱熹的诗则更侧重于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修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这本书中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程千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吴江鲊户献鲈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三 出山追述所见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其四 次韵酬杨伯子兼呈诚斋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硗瘠 亅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包含知的词语有哪些 性直口快 鸟字旁的字 众怒难任 低首下心 俭者心常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唽唽 无计奈何 骒骡 成事不说 折文旁的字 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几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