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7:4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46:41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方池留水胜埋盆,
露入莲腮沁粉痕。
铃索无志人不到,
小禽飞入闹荷根。
这方形的池塘里留存着水,比埋在土里的花盆要好;
露水渗入莲花的腮边,留下了轻微的粉色痕迹。
没有志向的人不会来到这里,
而小鸟却飞进来,嬉闹在荷花根旁。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荷”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清高和雅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的超然。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佩,号涧田,浙江人,南宋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写荷池的景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进修堂前荷池》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诗人在池塘旁细腻地观察着荷花与水的关系,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诗的开篇“方池留水胜埋盆”便表现出自然环境的优越,宛如呼唤人们走出封闭的世俗,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接下来的“露入莲腮沁粉痕”则细腻地描绘了露水与莲花之间的亲密接触,生动而富有情感。
诗中“铃索无志人不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的一种批判,认为那些没有志向的人无法理解这片荷池的美好,揭示了人生态度的差异。最后一句“小禽飞入闹荷根”,通过小鸟的嬉戏,增添了生动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递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体现了范成大的田园诗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倡导志向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方池留水胜埋盆”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自然环境优于人造物品
B. 水的重要性
C. 荷花的美丽
“铃索无志人不到”中,“无志人”是指什么?
A. 有理想的人
B. 没有追求的人
C. 忙于工作的人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作品常常充满豪情与壮志,而范成大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