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0:49
出塞
曹勋 〔宋代〕
闻道南使归,路从城中去。
岂如车上瓶,犹挂归去路。
引首恐过尽,马疾忽无处。
吞声送百感,南望泪如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听闻南方使者即将返回的消息,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使者的归途从城中经过,但相比于马车上的酒瓶,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看着他们离去。心中惶恐不安,生怕错过了归路,马儿飞奔,却又无处可去。最后,忍住声音,满心感慨,望向南方,泪水如雨般涌出。
本诗中提及“南使”,可能与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外交往来有关,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南方的向往。
曹勋,字景升,号紫云,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曹勋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感悟,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创作于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可能因遭遇离别和思乡之苦而写下此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
这首《出塞》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头的“闻道南使归”便设置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南使的归来引发了满腔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比“车上瓶”与自身的无奈,突显了归乡路上的渴望与无力感。接下来的“引首恐过尽”则表达了对归途的焦虑,马疾而行却无处可去,仿佛在暗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吞声送百感,南望泪如雨”将情感推向高潮,内心的苦楚与思念交织在一起,泪水如雨般流淌,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伤。这种情感的流露,触动了读者的心弦,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普遍性。
整首诗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路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痛苦,展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情感挣扎。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南使”指的是哪个方向的使者?
A. 西方
B. 北方
C. 南方
D. 东方
“吞声送百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失落
C. 愤怒
D. 内心复杂的感受
诗中“泪如雨”形容了什么?
A. 开心的泪水
B. 思念的泪水
C. 生气的泪水
D. 疲惫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