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27
剡溪
作者: 蔡戡 〔宋代〕
六月冲炎出问囚,
归途因泛剡溪舟。
短篷块坐如深甑,
却羡清寒王子猷。
六月的炎热让我忍不住向囚徒打招呼,
归途时乘坐着剡溪的小舟。
小篷船上我坐着,感觉像在深锅里一样,
却羡慕那位清冷高洁的王子猷。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炎热的夏季,作者在游览剡溪时,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与宁静,进而产生对囚徒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渗透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的渴望。
《剡溪》是一首凝练而充满情感的山水诗,蔡戡通过剡溪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清高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用“六月冲炎”描绘出盛夏的炎热,恰好与后面的“剡溪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清凉。诗人在舟上短暂的休息,感受到的却是如同“深甑”般的压迫感,这种强烈的对比,恰恰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而“却羡清寒王子猷”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王羲之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诗人对其的羡慕不仅仅是对人品的尊重,更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既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也透出一丝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清高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他对现实压迫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求。
诗词测试:
“六月冲炎”中的“冲”指的是:
A. 冲击
B. 突然
C. 凶猛
D. 以上皆是
“王子猷”在诗中象征:
A. 自由
B. 权力
C. 高洁
D. 财富
诗人对囚徒的态度是:
A. 同情
B. 轻视
C. 羡慕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