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北归度岭寄子由》

时间: 2025-05-21 08:56:15

诗句

青松盈尺间香梅,尽是先生去後栽。

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56:15

原文展示:

北归度岭寄子由
青松盈尺间香梅,
尽是先生去后栽。
应笑来时无一物,
手携拄杖却空回。

白话文翻译:

将青松和香梅长得如此茂盛,
全是先生您离去后才栽的。
想来您会笑我来时一无所有,
如今手中只拄着杖,空手而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松:常青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香梅:梅花的品种,香气扑鼻,象征高洁和美好。
  • 尽是:都是,完全是。
  • 先生:指诗人对友人的尊称。
  • 空回:空手回去,意指没有带回什么。

典故解析: “青松”和“香梅”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苏轼在这里提到的“先生”,即指他的友人子由(苏辙),暗示着对友人的思念和敬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的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友情等主题,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北归途中,表达了他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青松和香梅,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友谊的寄托。

诗歌鉴赏:

《北归度岭寄子由》是一首抒情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反映诗人与弟弟之间的情感。诗的开头以青松和香梅的茂盛生长作为引子,表明这些植物都是在“先生”离去后所栽种的,意在传递出一种对友人关怀的情感。这里的“青松”不仅仅是植物,更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友谊;而“香梅”则传递出一种温馨和高洁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则反映出诗人在归途中孤独的心情。虽然他在路上没有带回任何实物,但他却以拄杖为伴,象征着他在经历人生的旅程中所积累的智慧和经历。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待友谊的真挚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松盈尺间香梅:描绘了青松和香梅的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2. 尽是先生去后栽:强调这些美好的景物是在友人离去后才得到的,暗示友人对自然的影响。
  3. 应笑来时无一物:自谦地表明自己没有带回任何礼物,反映出诗人的谦逊。
  4. 手携拄杖却空回:尽管手中只拄着一根杖,似乎也表达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青松和香梅不仅是自然物象,更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诗人虽手无物,却以心相寄,体现了真挚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松:坚韧、长寿,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香梅:高洁、温馨,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拄杖:智慧和经历的象征,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a) 竹子
    b) 青松和香梅
    c) 桃花

  2. 诗人用拄杖象征什么? a) 年龄
    b) 智慧和经历
    c) 财富

答案

  1. b) 青松和香梅
  2. b) 智慧和经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北归度岭寄子由》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山水之美,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两首诗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春阴 依韵和王介甫兄弟舟次芜江怀寄吴正仲 二十五日雪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一幽谷泉 乙酉六月二十一日予应辟许昌京师内外之亲则 李宣叔秘丞遗川牋及粉纸二轴 漫书 寓言 次韵和景彝秋兴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郊虞 拽巷啰街 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包含凿的成语 离山调虎 川字旁的字 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春不再 顺天从人 耒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包含裕的成语 竹叶舟 震悸 女字旁的字 善药 护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