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5:50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
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
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
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在闲暇的日子里,海上的船只在轻风中随意漂流,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不愿意行驶。鸡鸣时分,露水浓厚,汤饼已经熟了;凤池边,袅袅的烟雾中,诏书也已经写成。渔夫的筹码已经与理想的儒生梦想相合,尧帝的印章何妨暂时用来治兵。待到两京收复之后,我会在右侧绘图,左侧署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景初,号青丘,唐代诗人,生活在唐朝中晚期。以诗闻名,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令公收复两京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期待与对未来的美好构想。正值唐朝动荡时期,诗人以此寄托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
罗隐的《郑州献卢舍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开头以“海槎闲暇阆风轻”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放松与闲适的感觉,然而随即转入对国家动荡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着,诗人通过对鸡鸣与汤饼的描写,传达了日常生活的美好与和平的渴望。
“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渔筹象征着谋划,而光儒梦则代表了理想的文人生活。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诗人意识到即使是理想也不能忽视现实的困境,治兵成为了当务之急。
最后两句“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希望。整体而言,诗歌充满了对于国家前途的思考,既有对当下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海槎”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船只
C. 海洋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A. 渔筹已合光儒梦
B. 右图仪表左题名
C. 海槎闲暇阆风轻
“尧印何妨且治兵”中的“尧印”象征什么?
A. 军事
B. 文明与理想的统治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