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斛珠 其二 桃园赏雪》

时间: 2025-05-04 15:35:13

诗句

寒江凝碧。

是谁剪作梨花出。

花心犹带江痕湿。

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

飞来飞去何曾密。

疏疏全似新相识。

横吹小弄梅花笛。

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5:13

诗词名称: 一斛珠 其二 桃园赏雪

作者: 王质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寒江凝碧。是谁剪作梨花出。花心犹带江痕湿。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飞来飞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识。横吹小弄梅花笛。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江水凝结成碧色,究竟是谁把梨花剪下来放在这里?花心上仍然留有江水的湿痕,轻轻涂抹的香腮,却是桃花的颜色。那飞来飞去的花瓣,从未如此密集,稀稀疏疏,仿佛是新相识的朋友。悠扬的笛声在梅花间吹奏,看你在风中飘零,似乎不像是来自江南的客人。

注释:

  • 寒江:指寒冷的江水。
  • 凝碧:江水清澈碧绿。
  • 剪作梨花:比喻有人将梨花剪下,放置于此。
  • 花心:花的中心部分。
  • 江痕湿:江水留下的湿痕。
  • 香腮:脸颊,通常指女子的脸。
  • 桃花色:桃花的颜色,象征美丽。
  • 飞来飞去:比喻花瓣在空中飘落。
  • 疏疏:稀疏的样子。
  • 横吹小弄梅花笛:形容笛声悠扬,和梅花的意境相得益彰。
  • 江南客:指来自江南的人,通常形容温柔、细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显著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桃花”和“梅花”可以联想到传统文化中春天和寒冬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作品多见于《全宋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王质通过描绘桃园中赏雪的情景,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桃花和梅花的深刻理解。开篇“寒江凝碧”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寒冷的环境,接着“是谁剪作梨花出”引发了对自然美的思考。诗中反复出现的“飞来飞去”,令整个画面动感十足,仿佛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呈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诗人用“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来形容女子的容颜,增添了诗的柔情。

通过描写梅花笛声的“横吹小弄”,诗人又将音乐的美与自然的美结合在了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则暗示了诗人的对比与思考,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独特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江凝碧:描绘寒冷的江水,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2. 是谁剪作梨花出:引发思考,探讨梨花的来源。
  3. 花心犹带江痕湿:细致入微的描写,显示花瓣上沾染的江水。
  4. 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用桃花的颜色比喻女子的美丽,增添了诗的柔情。
  5. 飞来飞去何曾密:表现花瓣在空中的飘荡,增加动感。
  6. 疏疏全似新相识:花瓣的稀疏让人感觉像是陌生的朋友。
  7. 横吹小弄梅花笛:笛声悠扬,增添了音乐的美感。
  8. 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对比出江南的温柔与这里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通过比喻形象表达。
  • 拟人:花瓣“飞来飞去”,赋予自然物以人的动作。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展现出对称美,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和梅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寒冷中寻求温暖,在花瓣飘落间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江:象征孤独与清冷。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桃花:象征爱情与美丽。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笛声:象征音乐的美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江”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河流
    • B. 寒冷的江水
    • C. 细雨中的江面
  2. “轻注香腮”中的“香腮”指什么?

    • A. 眉毛
    • B. 脸颊
    • C. 鼻子
  3. 诗人对比了哪两种花?

    • A. 玫瑰与百合
    • B. 梅花与桃花
    • C. 菊花与兰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王质 vs. 杜甫
    • 王质的诗歌多为描绘自然之美,情感细腻;而杜甫的作品则常常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表现自然与人文情怀时所采用的不同视角与风格,反映出各自时代的特征与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1. 《全宋诗》
  2. 《宋代诗人传》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梅花下作 菩萨蛮 其十六 寄友 菩萨蛮 菩萨蛮 七夕 菩萨蛮 其八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菩萨蛮 问海棠 菩萨蛮 其一 花间双蝶 菩萨蛮 晚眺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瘢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低眉下首 歺字旁的字 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市朝衣 开门揖盗 宝盖头的字 卜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尹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朗声 一炮打响 恫瘝一体 只开头的成语 弟子员 携云挈雨 清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