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9: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9:11:08
绿酒待明月,碧云期美人。一从江南别,三见梨花春。有客昨夜至,诵君佳句新。不知怀旧作,曾否到松筠。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对旧友的思念。诗中描绘了绿酒与明月的美好景象,期待与美人相聚。自从与朋友在江南分别后,已经三次在梨花盛开的春天重逢。昨夜有客来到,吟诵你新作的佳句。我不知道你是否也在怀念往昔,曾经是否到过松筠之地。
作者介绍:惠周惕,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深思。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夜晚,诗人怀念旧友,感慨时光流逝,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寄汤西崖》是一首充满感情与自然意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绿酒、明月、碧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氛围。每个意象都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绿酒象征着欢聚,明月则寓意着团圆,而碧云则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诗中提到“江南别”,让人感受到一种离愁别绪,江南的美丽与离别的悲伤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三见梨花春”,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重逢的希望,梨花盛开时的春天,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最后一句“曾否到松筠”,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自己过往的追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旧友的期盼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谊与美好时光的主题,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对旧友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绿酒”象征什么?
“三见梨花春”中“梨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松筠”代表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