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6
闻雁
作者: 金良 〔清代〕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
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
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在客舍里点灯苦苦吟诗,莫名其妙地,愁苦的心情从天外传来。
北方地面霜降,秋天已经提前衰老,南楼的月亮高挂,夜色已深。
远方的戍楼,不知何时会响起悠扬的号角,孤零零的村庄,白天里清脆的砧声不断。
不知道那只鸟留下的爪痕会在哪里,雪后在沙滩上细细寻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画角”常用于古典诗词中,表示战士的号角声,象征着战斗与远行的孤独感。诗中提到的“霜”与“秋”,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金良,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在外地旅行时,因孤独而思乡,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表达了战乱与离愁的情感。
《闻雁》通过描写孤独的客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乡之情。首句“客里挑镫正苦吟”便交代了诗人的身处环境,客舍的孤寂与心中情绪的纠结交织在一起。接下来的“无端天外寄愁心”,更是将这份忧愁升华,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的情感。
诗中巧妙地用“霜”和“月”两个意象,呈现出秋天的苍凉与夜晚的深邃,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深刻的氛围。尤其是“霜横北地秋先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这两句则从远方的戍楼与村庄的日常生活切入,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担忧。最后一句“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追寻与思考,似乎在思索着时间与生命的意义。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故乡思念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象征什么?
a) 快乐
b) 衰老
c) 春天
“远戍几时吹画角”中的“画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建筑
诗人在哪个环境中写下这首诗?
a) 自家
b) 客舍
c) 山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