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洞仙歌 寄静台主人》

时间: 2025-05-07 16:17:36

诗句

无端一别,隔云山千里。

锦字缄愁倩谁寄。

算浮生、总是会少离多,盼负却、灯下花前月底。

记曾留后约,何事蹉跎,冷落银屏旧时意。

寄语远游人、知否闺中,空望断、归舟天际。

更莫问、相思几多深,也不说、相思这般滋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7:36

原文展示:

无端一别,隔云山千里。
锦字缄愁倩谁寄。
算浮生总是会少离多,
盼负却灯下花前月底。
记曾留后约,何事蹉跎,
冷落银屏旧时意。
寄语远游人知否闺中,
空望断归舟天际。
更莫问相思几多深,
也不说相思这般滋味。

白话文翻译:

无缘无故的一次离别,让我们相隔千里,云山之间。那封用锦绣包裹的信,愁苦的情感又该寄给谁呢?人生总是短暂,离别的事多于相聚,我希望在灯下、花前和月光下的约定不会被辜负。我记得曾经的约定,为什么时间如此蹉跎,冷落了曾经在银屏前的旧时情意?我寄语远行的人,你是否知道我在闺中,空盼归舟在天际消失?别再问我思念有多深,也不必说思念的滋味是怎样的。

注释:

  • 无端:无缘无故。
  • 锦字:用锦绣缝制的信,象征美好的寄托。
  • 浮生:短暂的生活。
  • 灯下花前月底:指夜晚的柔和景致,象征美好的约定。
  • 银屏:古代的屏风,象征着旧时的情感和约定。
  • 闺中:女子的内室,指思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绣孙,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其诗风细腻,常常表达对离别、相思等情感的深刻理解,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

创作背景:

《洞仙歌 寄静台主人》创作于清代,反映出作者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可能是因离别而产生的抒情之作,表达了对美好约定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洞仙歌 寄静台主人》是一首深情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细腻描绘。开篇的“无端一别”便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离别的突如其来与不可避免。诗人以“隔云山千里”形象地勾勒出两人之间的距离,既是物理上的遥远,也是心灵上的隔阂。

接下来的句子中,锦字和愁字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在写信时的复杂情感,既有美好的愿望又夹杂着深深的忧虑。诗人对浮生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离别的苦痛常常大于重聚的快乐。灯下、花前、月底,这些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暗示着曾经的美好时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行人的寄语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端一别:离别没有任何理由,直接引出主题。
  • 隔云山千里:形象地表达了物理隔阂与心理的距离感。
  • 锦字缄愁倩谁寄:用美丽的信件表达愁苦,寄托情感的对象不明确。
  • 算浮生总是会少离多:人生短暂,离别的次数多于相聚。
  • 盼负却灯下花前月底:希望过去的约定不会被辜负,暗示美好回忆。
  • 记曾留后约:回忆过去的约定,反映出诗人的怀旧情怀。
  • 何事蹉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
  • 冷落银屏旧时意:对昔日情意的感叹,银屏象征着美好回忆。
  • 寄语远游人知否闺中:对远行者的寄语,表达思念与期待。
  • 空望断归舟天际:期盼归来的心情,象征着希望与失落的交织。
  • 更莫问相思几多深:对思念深度的否认,表达复杂的情感。
  • 也不说相思这般滋味:对思念之苦的无奈与不愿言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锦字”比喻情感的美好与脆弱。
  • 对仗:如“灯下花前”与“归舟天际”形成对比。
  • 拟人:将“思念”赋予情感,使其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融入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传达出对友情或爱情的珍视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山:象征遥远与隔绝,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灯下、花前、月底:象征美好与浪漫的场景,反映出对往昔的追忆。
  • 银屏:象征旧时情感与约定,承载着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锦字”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好情感
    • C. 离别的痛苦
    • D. 未来的希望
  2. “浮生总是会少离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生活的美好
    • B. 离别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友情的珍贵
  3. 诗人与远游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来形容?

    • A. 亲密无间
    • B. 互不相识
    • C. 隔着千里
    • D. 永不分离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俞绣孙的《洞仙歌》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放与壮阔的气魄。两首诗都涉及到离别与思念,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冬夜 如梦令 如梦令 雪霁小园探梅 如梦令 如梦令 长安贾散人 如梦令 其三 如梦令 如梦令 四月十三黄昏睡起书所见四首 其三 布谷 如梦令 如梦令 咏围棋藏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丈竿头 贝字旁的字 蜡黄 辞见班 叛变 知过必改 一跌不振 矛字旁的字 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迥乎不同 棋羖 高姓大名 凤雏麟子 牛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