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09
沧洲路。悄目断十里堤边树。频年暗碧笼烟,依约春莺藏处。游踪记省,残月里轻舟出前浦。野风吹万柳欹斜,片红催趁潮去。波逝甚日重回,高楼外山眉隐隐愁聚。五月江城梅花落,疑遍地蛮歌凤舞。秋光到蒹葭水国,暗中换凄凉朔雁语。近黄昏阵影摩空,岁寒谁是俦侣。
在沧洲的路上,目光悄然穿过那十里堤边的树木。历经多年,烟雾笼罩,依稀可见春天的莺鸟藏身于此。游踪的记忆中,残月下轻舟从前浦驶出。野风吹拂,万柳倾斜,片片红花随潮水而去。波浪奔腾,时光荏苒,重回的日子已不再,高楼外隐隐的山影聚集着愁绪。五月的江城,梅花落尽,仿佛满地都是蛮歌和凤舞。秋光照耀着芦苇荡,暗中传来凄凉的北雁声。近黄昏时分,影子在空中摇曳,岁寒之际,谁能成为我的伴侣?
作者介绍: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表达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
陈匪石的《尉迟杯•和清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们的情感。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沧洲路的景象,展现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开篇的“沧洲路”便点明了环境的辽阔与幽静,接着“十里堤边树”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留恋。
诗中运用大量的意象,如“残月”、“轻舟”、“万柳”、“梅花”等,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每个意象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秋天的凄凉,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尤其是“岁寒谁是俦侣”的结尾,更是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令人动容。
整首诗在节奏上轻盈而又略显沉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兼具美感与深度的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岁寒谁是俦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与无奈
C. 快乐
“片红催趁潮去”中的“片红”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叶子
B. 红花瓣
C. 红色的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