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0: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0:57:49
文勋真赞
荣如辱如,谁丧谁得。
萃如嗟如,不见声色。
为吏不残,去其败群。
好贤喜士,黾勉而勤。
子克家,吾税驾。
舍几而寝,漠然即化。
眉目在图,慰尔时思。
蔼然粹温,似无恙时。
全诗翻译:
荣与辱都是一样,究竟是谁失去,谁得到呢?聚集的声音与叹息,根本看不见声色。做官不苛刻,去除那些败坏的群体。喜欢贤良淑士,努力而勤奋。子孙能够兴家,我便为你们征税。舍去几分而安眠,淡然处之便可以化去。眉目在图中,安慰你此时的思念。温和而又清澈,似乎在无恙的时节。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黄庭坚在诗歌上以豪放、清新著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经历坎坷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荣辱的淡然态度,对贤良士人的欣赏,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文勋真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荣辱、功名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在诗中,黄庭坚以“荣如辱如,谁丧谁得”开篇,便强调了外界评价的相对性,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探讨做官的态度,认为应当宽厚待人,而非追求个人名利。这样的观点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贤良之士的崇敬。
诗的后半部分中,黄庭坚通过“舍几而寝,漠然即化”表达了他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最后,诗人以温和的语调结束,描绘出一种安稳、宁静的生活状态。这种理想化的生活不仅展现了他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对贤士的崇敬,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诗人超然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荣如辱如”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荣誉比耻辱重要
B. 荣誉与耻辱无所谓
C. 只有荣誉才值得追求
D. 耻辱是生活的必然
“为吏不残”中的“残”是什么意思?
A. 残忍
B. 残留
C. 残缺
D. 残酷
诗中提到的“好贤喜士”指的是什么?
A. 喜欢有才能的人
B. 喜欢富有的人
C. 喜欢权贵的人
D. 喜欢地位高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勋真赞》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