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0: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0:12:51
白发三千丈,斯言若未公。
下梳惊落雪,倚槛且晞风。
自笑双蓬鬓,今成一秃翁。
晨招幸无与,姑免诮头童。
白发如同三千丈长,听起来真像是未曾长大的小孩。
梳头时惊起的白发,如同漫天的雪花飘落,
我倚着栏杆,享受着微风的吹拂。
自嘲头发稀疏,已经变成了一个光头老翁。
早晨招呼朋友们来,幸好没有人和我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免去被年轻人嘲笑的困扰。
“白发三千丈”的说法可见于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年长者的白发多。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幽默态度。宋代社会普遍重视文人风采,诗人在描写个人感受的同时,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这首《梳头二首》以清晰的意象和幽默的自嘲展现了诗人对衰老的认知和接受。开头用“白发三千丈”夸张的手法,既表达了白发的多,也隐含着对衰老无奈的感慨。接着通过“下梳惊落雪”,将梳头时的情景与白发飘落比作落雪,增添了一种视觉美感,描绘出一种凄凉的美。
在“倚槛且晞风”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自笑“今成一秃翁”,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外貌变化的坦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姑免诮头童”,则是诗人通过幽默化解了对老年的焦虑,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幽默的语言,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衰老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展现了他幽默而洒脱的个性。
诗词测试:
诗中“白发三千丈”表达了什么情感?
“下梳惊落雪”中“雪”比喻了什么?
诗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岳珂的《梳头二首》更注重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幽默自嘲,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情感的深沉。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