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记》

时间: 2025-05-13 09:13:00

诗句

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

不求名与利,犹恐身心役。

苦志慕黄庭,殷勤求道迹。

阴功暗心修,善行长日积。

世路果逢师,时人皆不识。

我师机行密,怀量性孤僻。

解把五行移,能将四象易。

传余造化门,始悟希夷则。

服取两般真,从头路端的。

烹煎日月壶,不离乾坤侧。

至道眼前观,得之元咫尺。

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

推倒玉葫芦,迸出黄金液。

紧把赤龙头,猛将骊珠吸。

吞归脏腑中,夺得神仙力。

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亿。

同途听我吟,与道相亲益。

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

把住赤乌魂,突出银蟾魄。

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测。

三天应有路,九地终无厄。

守道且藏愚,忘机要混迹。

群生莫相轻,已是蓬莱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9:13:00

又记

作者: 吕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
不求名与利,犹恐身心役。
苦志慕黄庭,殷勤求道迹。
阴功暗心修,善行长日积。
世路果逢师,时人皆不识。
我师机行密,怀量性孤僻。
解把五行移,能将四象易。
传余造化门,始悟希夷则。
服取两般真,从头路端的。
烹煎日月壶,不离乾坤侧。
至道眼前观,得之元咫尺。
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
推倒玉葫芦,迸出黄金液。
紧把赤龙头,猛将骊珠吸。
吞归脏腑中,夺得神仙力。
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亿。
同途听我吟,与道相亲益。
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
把住赤乌魂,突出银蟾魄。
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测。
三天应有路,九地终无厄。
守道且藏愚,忘机要混迹。
群生莫相轻,已是蓬莱客。


白话文翻译:

数年来在幽静中快乐地生活,想要逃避寒冷和酷热的逼迫。
我不追求名利,但仍然担心身心受制于世。
我怀有苦志,向往黄庭(道教经典),殷勤地寻求道的踪迹。
默默地在心中修炼,善行长久地积累。
世间的道路上我果然遇到师父,可是时人却都不识得。
我的师父行事隐秘,性情孤僻。
他能将五行变化,四象的道理也能变换。
传授我造化的门径,我开始领悟希夷的道理。
通过服用两种真理,从最初的路开始。
在日月的壶中烹煎,不离开天地的边侧。
至高的道就在眼前观察,得到的其实就在咫尺之间。
真空也不是空,真色也并非色。
推倒那玉葫芦,迸出的却是黄金的液体。
紧握着赤龙的头,猛然将骊珠吸入。
吞入脏腑之中,获得了神仙的力量。
妙称它为一黍珠,可延年益寿千万亿。
与我同行的人听我吟唱,与道相亲近受益。
若未领会真正的黄芽,只是徒劳地在紫陌游荡。
抓住赤乌的灵魂,突显出银蟾的魄。
未能理解其中的玄妙,常常流于简单的测量。
三天应有路,九地终无厄。
守住道理且隐藏愚蠢,忘却机巧要混迹于世。
众生不可轻视,已然是蓬莱的客人。


注释:

  • 幽幽: 形容静谧、悠远的状态。
  • 黄庭: 道教经典,象征道的真理。
  • 阴功: 隐秘的功夫或修炼。
  • 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 四象: 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象征四方及四季。
  • 真空: 指一种无物无相的境界。
  • 赤龙、骊珠: 可能是象征道教中的神秘力量。

典故解析: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 黄芽: 道教中象征初生之物,代表真理的启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岩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主攻道教文化,善于将道教思想融入诗歌中,作品多反映对道教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时期社会动荡,士人追求超脱与内心宁静,反映了作者对道理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淡泊。


诗歌鉴赏:

《又记》是吕岩以道教思想为核心的作品,整首诗洋溢着对道的热爱与追求。诗中,作者通过叙述自身在修道过程中的体悟与领悟,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修炼的向往。开篇以“数载乐幽幽”引入,给人一种恬淡闲适的氛围,接着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及内心的挣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中多次提到“师”和“道”,表现了对师父的尊重与对道理的虔诚追求。通过对“真空”、“赤龙”等意象的描绘,展示了道教的深邃哲理。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上丰富而深远,展现了吕岩独特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最后一句“群生莫相轻,已是蓬莱客”则是对世俗轻视的反击,强调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载乐幽幽: 描述作者在幽静环境中多年的快乐生活。
  2. 欲逃寒暑逼: 表达了想要逃避自然环境的压力。
  3. 不求名与利: 明言自己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4. 犹恐身心役: 担忧自己的身心仍然被世俗所束缚。
  5. 苦志慕黄庭: 表示对道教经典的向往与追求。
  6. 殷勤求道迹: 努力去寻找道的踪迹。
  7. 阴功暗心修: 在内心默默地修炼。
  8. 善行长日积: 善行的积累需要时间。
  9. 世路果逢师: 在世间的路上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师父。
  10. 时人皆不识: 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理解他的师父。
  11. 我师机行密: 师父的行事方式非常隐秘。
  12. 怀量性孤僻: 师父性情独特而孤独。
  13. 解把五行移: 师父能改变五行的性质。
  14. 能将四象易: 师父能够转换四方的象征。
  15. 传余造化门: 向我传授了造化的门径。
  16. 始悟希夷则: 我开始领悟到希夷的道理。
  17. 服取两般真: 服用两种真理的药物。
  18. 从头路端的: 从最初的路开始探索。
  19. 烹煎日月壶: 在日月的壶中,炼制不离天地。
  20. 至道眼前观: 在眼前观察到至高的道。
  21. 得之元咫尺: 其实得到的就在咫尺之间。
  22. 真空空不空: 真正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
  23. 真色色非色: 真正的色也并非色。
  24. 推倒玉葫芦: 推倒玉葫芦,象征打破常规。
  25. 迸出黄金液: 迸出的黄金液体象征着珍贵的智慧。
  26. 紧把赤龙头: 紧握赤龙的头,象征掌握力量。
  27. 猛将骊珠吸: 吸取骊珠,象征获得智慧。
  28. 吞归脏腑中: 吞入身体深处,获得内在的力量。
  29. 夺得神仙力: 从中获得了神仙般的力量。
  30. 妙号一黍珠: 称之为一黍珠,象征珍贵的灵性。
  31. 延年千万亿: 能延年益寿。
  32. 同途听我吟: 伴随我吟唱的人。
  33. 与道相亲益: 与道相亲近,受益良多。
  34. 未晓真黄芽: 未领悟黄芽的真正意义。
  35. 徒劳游紫陌: 徒然在紫陌中游荡。
  36. 把住赤乌魂: 抓住赤乌的灵魂。
  37. 突出银蟾魄: 突显银蟾的灵魂。
  38. 未省此中玄: 未理解其中的深奥玄理。
  39. 常流容易测: 常常流于简单的测量。
  40. 三天应有路: 应该有路可走。
  41. 九地终无厄: 在九地中终究没有厄运。
  42. 守道且藏愚: 坚守道理并且隐藏自己的愚蠢。
  43. 忘机要混迹: 忘却机巧,混迹于世。
  44. 群生莫相轻: 众生之间不可轻视彼此。
  45. 已是蓬莱客: 每个人都是蓬莱的客人。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
  • 比喻: “推倒玉葫芦,迸出黄金液”象征着打破常规后获得智慧。
  • 拟人: 通过对“道”的拟人化,使其更具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真理的追求,强调人应超脱于名利之外,通过内心的修炼与对道的理解,达到一种生命的升华与超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幽幽: 代表宁静、深邃的环境,象征内心的平和。
  2. 黄庭: 道教经典,象征至高的智慧与真理。
  3. 赤龙、骊珠: 象征神秘力量,代表智慧与内在的力量。
  4. 蓬莱: 仙境,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道教经典
    C. 一座山

  2. 吕岩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 A. 名利
    B. 道理
    C. 财富

  3. “真空空不空”这句的意思是? A. 真正的空就是空
    B. 真正的空也不是空
    C. 空是虚无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 - 老子
  • 《庐山谣》 - 李白

诗词对比:

  • 吕岩的《又记》与老子的《道德经》都探讨了道的哲学,但吕岩更倾向于个人的修炼与实践,而老子则更强调道的宇宙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研究》
  • 《吕岩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游鹤林招隐二首 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 戏答佛印偈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北园 磻溪石 南歌子(和前韵) 南乡子·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榆子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斤字旁的字 能事毕矣 俛附 裂开头的成语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包含鹞的词语有哪些 奉为神明 小巫见大巫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春秋笔法 舌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尻轮神马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車字旁的字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坠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