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9:27
舟渡金山过广陵,湾头略可计淮程。
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金山,经过广陵的场景,湾头的景色稍微可以估算出淮水的行程。回头望去,建业的祥和烟雾环绕着,向北望去,长安的落日显得格外明亮。野外空旷,春天的农田显得很虚弱,清晨的霜气让边境的号角声变得更加清晰。对于中原的屈辱,恢复并非易事,子弟们都在思念为国捐躯的父兄。
作者介绍:孙应求,字子华,号穷庐,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古体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百态,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先烈的追思,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舟行水上为引子,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描绘舟行的情景,金山、广陵的地名不仅是地理的表述,更是文化的象征。接着,回望建业的“祥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希望,而“北望长安落日明”则暗示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春农的虚弱与清晨的号角声,表达了对乡村生计的关心以及对边疆动荡的感慨。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相结合,表达了对中原屈辱的痛心和对先烈的追思,展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历史的沉重,展现了诗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与感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家族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责任的思考,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北望长安落日明”中,“落日”象征着什么?
诗人最关心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