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捒中感事 其三》

时间: 2025-04-23 05:02:54

诗句

鸡虫得失了何因,扰攘难逃局外身。

缩手未能求省事,解悬无力误因人。

功名路绝官奴侮,仕宦交疏父老亲。

剩有此心堪自信,焚香夜夜告明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02:54

原文展示:

鸡虫得失了何因,扰攘难逃局外身。
缩手未能求省事,解悬无力误因人。
功名路绝官奴侮,仕宦交疏父老亲。
剩有此心堪自信,焚香夜夜告明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失的感慨。世间的得失究竟因何而起,人在纷扰中难以逃脱自己的境遇。即使想要缩手不干,也无法求得清闲自在;想要解脱,却无力而误了他人。功名之路已断,官场的奴役与侮辱让人苦不堪言;与父老亲友的交往也变得疏远。唯有这颗心依然可以自信,每晚焚香祈告,向明神倾诉自己的心声。

注释:

  • 鸡虫:指小事,鸡虫得失,即小事的得失。
  • 扰攘:指纷扰、忙乱的状态。
  • 局外身:身处局外,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 缩手:指不参与、不干预。
  • 解悬:解开心中的悬念或困扰。
  • 功名路绝:指功名的道路已经断绝。
  • 官奴侮:指在官场中受到的侮辱和压迫。
  • 仕宦交疏:指与官场的联系渐渐疏远。
  • 焚香:祭拜、祈求的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肇兴,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常表现出个人对命运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官场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思考,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以沉郁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以及功名失落的深切感受。开篇“鸡虫得失了何因”,道出诗人对小事得失的无奈,随即转向内心的挣扎,揭示了人在纷乱社会中难以自拔的现实。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既有对外界的无力感,也有自我内心的挣扎。通过“功名路绝官奴侮”,诗人直言官场的冷酷与对人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失望。

最后几句,诗人虽然面对逆境,心中仍然保有信念,通过焚香告明神的行为,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期盼。整首诗在悲观中透出一丝希望,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反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鸡虫得失了何因:小事的得失究竟因为什么呢?
  2. 扰攘难逃局外身:在纷扰中,难以摆脱外界的影响。
  3. 缩手未能求省事:即使想要不参与,也无法求得轻松。
  4. 解悬无力误因人:想要解开心中的困扰,却无力改变他人。
  5. 功名路绝官奴侮:功名的道路已经断绝,官场的侮辱让人痛苦。
  6. 仕宦交疏父老亲:与父老亲友的关系也变得疏远。
  7. 剩有此心堪自信:唯有内心的信念仍然可以依靠。
  8. 焚香夜夜告明神:每晚焚香祈祷,向明神诉说心声。

修辞手法:

  • 对偶:诗中多处使用对偶,如“功名路绝”和“官奴侮”,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 比喻:将人生的得失比作鸡虫,形象生动,突出细微事物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得失和社会环境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虫:象征琐碎的小事,反映生活的细微与无奈。
  • 焚香:代表祈求和信念,展示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积极向上
    • B. 无奈与失望
    • C. 不以为然
    • D. 崇拜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鸡虫得失”指的是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焚香祈求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 (对/错)

答案:

  1. B
  2. 小事的得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的作品,反映孤独与坚守。
  • 《春望》:杜甫的名作,感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这些作品同样探讨了人在社会与自然中的位置,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的共同情感与哲理思考。

相关查询

客堂生日 杂咏一百首·富平侯 丙寅记颜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山市晴岚 赵昌花 纵笔二首 四和 寄题上饶方氏野堂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如痴如醉 云交雨合 驾驶 堂而皇之 巾字旁的字 贞悔 痛贯心膂 丁书 排山压卵 眚期 矛字旁的字 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伤疤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