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四皓庙四首》

时间: 2025-05-20 05:11:48

诗句

灞上真人既已翔,四人相顾都无语。

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5:11:48

原文展示:

题四皓庙四首 邵雍 〔宋代〕

灞上真人既已翔,四人相顾都无语。 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

白话文翻译:

在灞上,真人已经飞翔而去,四人相互对视却无言以对。 缓缓地说,天命自有其归宿,不如追随巢父和许由的足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灞上: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 真人:指道家所说的修真得道的人。
  • 翔:飞翔,这里比喻离去。
  • 四人:指四皓,即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
  • 相顾:相互对视。
  • 徐云:缓缓地说。
  • 天命:指天意所决定的命运。
  • 归:归宿。
  • 巢与许:巢父和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

典故解析:

  • 四皓:商山四皓,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他们在秦末汉初隐居商山,以高洁著称。
  • 巢父、许由:古代著名的隐士,以不问世事、隐居山林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天命和道德修养。这首诗是他在参观四皓庙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天命的认同。

创作背景: 邵雍在宋代是一个重要的理学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这首诗是在他参观四皓庙时所作,通过对四皓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天命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四皓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和超脱。诗中“灞上真人既已翔”一句,以真人飞翔的形象比喻四皓的离去,表达了他们对尘世的超脱。而“四人相顾都无语”则描绘了四皓之间的默契和沉默,体现了他们内心的宁静和深邃。最后两句“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则表达了作者对天命的认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追随巢父和许由的足迹,才是人生的真正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灞上真人既已翔”,以真人飞翔的形象比喻四皓的离去,表达了他们对尘世的超脱。
  • 第二句“四人相顾都无语”,描绘了四皓之间的默契和沉默,体现了他们内心的宁静和深邃。
  • 第三句“徐云天命自有归”,表达了作者对天命的认同,认为天命自有其归宿。
  • 第四句“不若追踪巢与许”,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追随巢父和许由的足迹,才是人生的真正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灞上真人既已翔”中,以真人飞翔的形象比喻四皓的离去。
  • 对仗:“四人相顾都无语”中,“四人”与“相顾”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天命的认同。通过描绘四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天意的顺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人:比喻四皓,象征高洁和超脱。
  • 天命:象征天意所决定的命运。
  • 巢与许:象征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四人”指的是什么? A. 商山四皓 B. 四位隐士 C. 四位诗人 D. 四位官员

  2. 诗中的“巢与许”指的是谁? A. 巢父和许由 B. 巢父和许仙 C. 巢父和许愿 D. 巢父和许愿

  3. 诗中的“天命”指的是什么? A. 天意所决定的命运 B. 天命所归的人 C. 天命所归的事 D. 天命所归的物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与《题四皓庙四首》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邵雍诗集》
  • 《陶渊明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清平乐·村居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题西湖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梦雪 次韵聪上人见寄(一作:次韵闻复上人。) 咏汤泉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怒猊渴骥 改嫁 夭矫不群 鵩吊 靃靃 磕头碰脑 道殣相望 火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书牍 限役 而字旁的字 物以类聚 工字旁的字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