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1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12:17
作者: 刘崧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乘凉步月过西邻,
草露霏微湿葛巾。
一径竹阴无犬吠,
飞萤来往暗随人。
在凉爽的夜晚,我沿着明月的光辉走向西边的邻居家,
草上的露珠轻轻滴落,湿润了我的葛巾。
小路上的竹影摇曳,安静得没有狗吠,
飞舞的萤火虫在黑暗中来去,像是在陪伴我。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诗中“飞萤”与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月夜中对萤火虫的吟咏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
作者介绍:
刘崧,明代诗人,字景升,号山青,生于福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步月》创作于一个凉爽的夏夜,诗人或许是在月光下散步时产生的灵感,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步月》是一首描绘夜晚散步情景的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宁静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乘凉步月过西邻”,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月光洒在大地上,诗人悠然自得地走向邻居,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草露霏微湿葛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清新与宁静,露水的湿润仿佛在触碰诗人的内心,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
进一步,诗的后两句“一径竹阴无犬吠,飞萤来往暗随人”,通过描绘宁静的小路与飞舞的萤火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没有犬吠声的打扰,竹影摇曳,月光与萤火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夜晚。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步月”意指什么?
诗中“草露霏微湿葛巾”描述了什么?
本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