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偶成》

时间: 2025-05-13 08:53:27

诗句

讼笺无多公事希,道心已熟壮心微。

晚来吏散闲携杖,步到金山趁月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53:27

原文展示:

讼笺无多公事希,道心已熟壮心微。
晚来吏散闲携杖,步到金山趁月归。

白话文翻译:

诉讼的文书不多,公事也很稀少。我的内心已经成熟,但内心的壮志却显得微弱。傍晚时分,官吏们散去,我悠闲地携着拐杖,步行到金山去,趁着月光返回。

注释:

  • 讼笺:指诉讼的文书或文件。
  • 公事:指公务、官场事务。
  • 道心:指内心的觉悟和理智。
  • 壮心:指雄心壮志。
  • 吏散:官吏散去,表明事务结束。
  • 金山: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象征宁静与美好。
  • 趁月归:在月光下返回,营造出一种悠闲惬意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自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讨。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段忙碌之后,突然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反映了他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公务繁忙生活的反思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傅自修通过“讼笺无多公事希”传达出他对官场事务的淡漠,表明在繁忙的生活中,内心对事物的关注已不如从前。接着“道心已熟壮心微”更是直抒胸臆,显示出内心的成熟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壮志在现实中受到了压制。

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描绘了傍晚时分吏散后的宁静。诗人“闲携杖”,体现了他悠闲的生活态度,而“步到金山趁月归”则更进一步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金山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月光则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讼笺无多公事希:诉讼文书不多,公事稀少,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厌倦。
  2. 道心已熟壮心微:内心的成熟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失落感。
  3. 晚来吏散闲携杖:傍晚时分,官吏们散去,表达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4. 步到金山趁月归:步行至金山,借助月光回家,展示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享受。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 意象:金山与月光构成美好的自然意象,象征宁静与和谐。
  • 拟人:将“道心”与“壮心”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美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讼笺:象征官场的繁忙与责任。
  • 金山:象征理想与宁静的归宿。
  • 月光:象征诗意与内心的宁静。

这些意象结合,形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讼笺”指的是什么? A. 诉讼文书
    B. 诗歌
    C. 小说

  2. 诗人的心态在整首诗中是如何变化的? A. 从忙碌到焦虑
    B. 从厌倦到向往
    C. 从快乐到失落

  3. 诗中提到的“金山”象征着什么? A. 繁忙的官场
    B. 宁静与美好
    C. 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傅自修的《偶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但傅自修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呈现出一种更为静谧与和谐的自然意境。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传》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解析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春光景媚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减字木兰花 题冬春轩先生鼓枻沧浪集 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减字木兰花 前题 减字木兰花·身心裂转 减字木兰花 其二 题郭起庭盆柏图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补益 茹荤 竹字头的字 寸字旁的字 欧罗巴人种 民结尾的成语 肆言无惮 朝经暮史 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偶烛施明 反犬旁的字 大贤虎变 雕虫薄技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不乏先例 折文旁的字 筑台募士 包含蕲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