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萧高士》

时间: 2025-07-12 02:46:50

诗句

盘涧老龙埋骨久,交游得尔最知心。

诗摹海屿天风景,琴弄仙台玉笥音。

畴昔羽衣曾过我,只今石鼎又联吟。

丹成若欲归山去,恐被人间有物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46:50

原文展示

赠萧高士
赵汝腾 〔宋代〕

盘涧老龙埋骨久,
交游得尔最知心。
诗摹海屿天风景,
琴弄仙台玉笥音。
畴昔羽衣曾过我,
只今石鼎又联吟。
丹成若欲归山去,
恐被人间有物侵。

白话文翻译

老龙在盘涧中长眠已久,我与你交往,最懂彼此的心意。
我用诗描绘海岛和天空的风景,用琴声演绎仙台和玉笥的音韵。
曾经那羽衣仙子曾来我这里,如今我又在石鼎前吟唱。
如果丹药修成,想要归隐山林,怕是人间的事物会有所侵扰。

注释

  • 盘涧:指的是水流盘旋的山涧,寓意深远。
  • 老龙:象征隐士或智者,寓意深邃。
  • 玉笥:古代乐器,代表高雅的音律。
  • 羽衣:指道士的服装,寓意仙人或飘逸的境界。
  • 石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象征修道之人。
  • 丹成:指修成丹药,达到长生的理想。

典故解析

  • 羽衣:在道教文化中,羽衣常用来象征仙人,寓意修道成仙的过程。
  • 石鼎:与炼丹术相关,古人相信炼丹可以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 交游得尔:强调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突出了作者对萧高士的高度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隐逸生活以及哲理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赠萧高士》写作于赵汝腾与萧高士的友谊深厚之时,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钦佩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对自然、音乐及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赠萧高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盘涧老龙埋骨久,交游得尔最知心”引入了对友谊的深切感受,显示出作者对萧高士的高度认同与欣赏,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的“诗摹海屿天风景,琴弄仙台玉笥音”,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与对自然美的敏感。海岛、天空、仙台和玉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彰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畴昔羽衣曾过我”,诗句中提到的羽衣仙子,不仅是对道家文化的引用,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最后两句“丹成若欲归山去,恐被人间有物侵”则揭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犹豫与思考,表达了对世俗侵扰的担忧。

整首诗以友谊为线索,融合了自然、音乐和道教文化,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盘涧老龙埋骨久:老龙在水中长眠已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隐士的归隐。
  2. 交游得尔最知心:与朋友交往,彼此心意相通,强调深厚的友谊。
  3. 诗摹海屿天风景:用诗歌描绘海岛和天空的美好景象,体现诗人的艺术才华。
  4. 琴弄仙台玉笥音:用琴声演绎高雅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5. 畴昔羽衣曾过我:提到曾经的羽衣仙子,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6. 只今石鼎又联吟:如今在石鼎前吟唱,反映修道之人的追求与心境。
  7. 丹成若欲归山去:如果修成丹药,想要归隐山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恐被人间有物侵:担忧人世间的干扰,反映出对世俗的恐惧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龙”比喻隐士,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诗摹海屿天风景,琴弄仙台玉笥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羽衣、丹成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赋予诗歌更深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侵扰的担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龙:象征智慧与隐士,体现深邃的人生哲学。
  • 海屿:代表自然的美丽,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 仙台:寓意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道教文化的影响。
  • 玉笥音: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体现诗人的文化修养。
  • 丹成:象征修道成仙的理想,反映出对长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盘涧老龙”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古老的河流
    • B. 隐士或智者
    • C. 一条神话中的龙
  2. “诗摹海屿天风景”中的“摹”是什么意思?

    • A. 描绘
    • B. 记忆
    • C. 观察
  3.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拒绝
    • C. 迷茫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赠萧高士》与《山中问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前者更强调友谊与音乐,后者则专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对《赠萧高士》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 日南长至 挽张茂才秉伦诗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四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三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二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一 清明前一日同查耦耕赵小谷修褉并赠其行 夜渡金山 湖上杂咏(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中阵 匕字旁的字 包含参的词语有哪些 竹杖芒鞋 侵加 婴物 尣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解疑释结 木居海处 八卦阵 日字旁的字 不时之需 锦标社 六开头的成语 人之常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