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5: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2:37
赠萧高士
赵汝腾 〔宋代〕
盘涧老龙埋骨久,
交游得尔最知心。
诗摹海屿天风景,
琴弄仙台玉笥音。
畴昔羽衣曾过我,
只今石鼎又联吟。
丹成若欲归山去,
恐被人间有物侵。
老龙在盘涧中长眠已久,我与你交往,最懂彼此的心意。
我用诗描绘海岛和天空的风景,用琴声演绎仙台和玉笥的音韵。
曾经那羽衣仙子曾来我这里,如今我又在石鼎前吟唱。
如果丹药修成,想要归隐山林,怕是人间的事物会有所侵扰。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隐逸生活以及哲理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赠萧高士》写作于赵汝腾与萧高士的友谊深厚之时,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钦佩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对自然、音乐及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赠萧高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盘涧老龙埋骨久,交游得尔最知心”引入了对友谊的深切感受,显示出作者对萧高士的高度认同与欣赏,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的“诗摹海屿天风景,琴弄仙台玉笥音”,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与对自然美的敏感。海岛、天空、仙台和玉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彰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畴昔羽衣曾过我”,诗句中提到的羽衣仙子,不仅是对道家文化的引用,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最后两句“丹成若欲归山去,恐被人间有物侵”则揭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犹豫与思考,表达了对世俗侵扰的担忧。
整首诗以友谊为线索,融合了自然、音乐和道教文化,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侵扰的担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中“盘涧老龙”指的是什么?
“诗摹海屿天风景”中的“摹”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通过对《赠萧高士》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对隐逸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