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1:50
空江信渺茫,月出水生光。
入浦潮如雨,沾衣露欲霜。
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
渐觉钟声动,应知到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江面空旷而渺茫,月光照耀着水面。潮水涌入河口,如同细雨般纷纷扬扬,水珠打湿了衣衫,露水似乎要结成霜。天空清澈,沙滩上空气透明,夜晚安静,海面上云彩泛黄。渐渐地,听到钟声的响动,应该知道已经到达上游的寺庙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夜晚宁静和心灵寄托的思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传慧,明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内心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捕捉自然的瞬息万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夜行中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对江河夜景的感受,以及在夜晚独自渡江时的心境。
《夜渡金山》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山水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乘船渡江,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来。开头的“空江信渺茫”便很有画面感,描绘出空旷而朦胧的江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接下来的“月出水生光”,则通过月光的照射,进一步渲染了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渗透着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情感。
“入浦潮如雨,沾衣露欲霜”两句,通过潮水的涌入和衣服被打湿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夜行的情景,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无常。接下来的“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则将视野从江面扩展到整个夜空,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自然图景。
最后的“渐觉钟声动,应知到上方”让人从静谧中回归现实,钟声的响起不仅是对时间的提醒,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江河的美丽与静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月出水生光”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入浦潮如雨”中的“如雨”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的“钟声”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