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时间: 2025-07-12 02:37:31

诗句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

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

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37:31

原文展示:

弱冠论交老更坚,
平生风义想前贤。
银峰告政一千里,
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
终成白发傲林泉。
酸风送子寒山暮,
鸣壑摇松亦泫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年轻时结交朋友的信念在岁月中愈加坚定,心中怀念着古人的风范。虽然在经历了千里之遥的政务和四十年的友谊历程,但无论如何都愿意以赤诚之心回报恩泽,哪怕白发苍苍仍然傲视着山林泉水。即使在寒风送走子女的黄昏时分,山谷中的松树也在轻轻摇曳,似乎也在感怀不已。

注释:

  •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年龄。
  • 平生风义:指一生中所秉持的风范和道义。
  • 银峰:比喻高远的志向,可能隐指某种政治理想。
  • 雁塔:可能指西安的雁塔,象征文化的积淀和友谊的延续。
  • 赤心:指真诚的心。
  • 雨露:比喻恩惠。
  • 白发:象征年老和经历。
  • 酸风:比喻寒冷的北风,暗示困境。
  • 鸣壑:指山谷中的声音,形容自然的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豪放之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大多反映了他对友谊、人生和自然的思考,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对一位老友的悼念中写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人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愈加感慨友情的可贵与人生命运的无常。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诗,诗中通过对友谊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以“弱冠论交老更坚”引入,强调了年轻时结交朋友的信念在岁月的浸润下变得更加坚定。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平生所追求的理想与道义,表现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

在诗的中段,李弥逊用“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描绘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强调了政治生活与友谊的交织。并通过“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表现出即便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仍愿以赤诚之心回报友谊,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则以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哀伤,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弥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弱冠论交老更坚:年轻时结交的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友情愈加深厚。
  2. 平生风义想前贤:一生中追求的理想和道义,常常想起古代的贤人。
  3. 银峰告政一千里:比喻高远的志向与政治理想,经历了千里之遥的奋斗。
  4. 雁塔联名四十年:四十年的友谊,如同雁塔上铭刻的名字,历久弥新。
  5. 漫许赤心酬雨露:不求回报,愿意以真心回报朋友的恩泽。
  6. 终成白发傲林泉:白发苍苍时,仍然傲然面对自然,象征着一种不屈的态度。
  7. 酸风送子寒山暮:寒风送走儿女,映衬出孤独的黄昏,暗含对生活的无奈。
  8. 鸣壑摇松亦泫然:自然中的松树轻轻摇曳,也似乎在为友人流泪,表现出深沉的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银峰”“雁塔”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理想与友谊。
  • 对仗:如“赤心”与“白发”,形成一种对比,突显时光的流逝。
  • 拟人:如“鸣壑摇松”,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以及在友谊与人生哲理之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弱冠:象征青春与理想。
  • 银峰:象征高远的志向。
  • 雁塔:象征友谊的永恒。
  • 赤心:象征真挚的情感。
  • 白发:象征经历与时间的无情。
  • 酸风:象征生活的困境。
  • 鸣壑:象征自然的情感与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弱冠”指的是: A. 三十岁
    B. 二十岁
    C. 四十岁
    D. 十八岁

  2. 诗中提到的“银峰”象征的是: A. 友谊
    B. 理想与志向
    C. 自然景观
    D. 年龄

  3. “赤心”在诗中代表的意思是: A. 冷漠
    B. 真诚
    C. 谎言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深沉,然而李弥逊的诗则更加强调了友情的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即事 踏莎行 其八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再到都门有感 踏莎行·蓂荚飞双 踏莎行三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其四 踏莎行·花县来迎 踏莎行 踏莎行 送新、毅两男之湘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焰嚣张 闪槌 浮云富贵 空竹 龜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将结尾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洗手奉公 肥水 斤字旁的字 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唱机 恕我冒昧 楛耘伤岁 包含裆的词语有哪些 砚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