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08:43
解语花 花泪,从草窗
作者:黄人 〔清代〕
湘痕悒露,蜀魄飘烟,悲深欲啼反寂。一绉秋波,便铜盘铅化玉壶冰湿。霞红依约,偏洗出销魂靓色。算费尽莺调燕劝,肠痛难留得。工啼非逞侧媚,风雨薄倖,憔悴恐端的。绛蜡分明照阑干,忍把斛珠狼籍。凝成瑟瑟,鸳枕厌见鲛帕窄。正觉晾乾还暗滴,空对斜阳立。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忧伤的情感。诗人以湘水的痕迹和蜀国的灵魂比喻自己的悲苦,内心深处的悲伤让人想要哭泣,却又沉默不语。眼前的秋水波光如铜盘,湿润的玉壶变得冷冰冰的。朝霞依稀可见,恍若洗净了我心中的怨恨与美丽。尽管我竭尽所能地倾诉,然而内心的痛苦却难以释怀。我的哀鸣并非为了博取怜爱,风雨的无情让我憔悴不堪。红烛清晰地照亮了窗棂,忍不住要将珍珠洒落一地。内心的怨恨如同瑟瑟的琴声,让我对鸳鸯枕感到厌倦。感觉到晾干的泪水还在偷偷滴落,只能无奈地面对斜阳。
作者介绍
黄人,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深度。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和爱情的独特见解,是清代词人中不可忽视的一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思索,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去的遗憾。
《解语花 花泪,从草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深沉的悲伤。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心灵的孤独与苦闷。开头两句描绘湘江与蜀地的意象,瞬间唤起读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环境紧密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心灵的深邃与复杂。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和“泪”,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哀愁色彩。
此外,诗人在用词上极具工笔,巧妙地运用比喻与意象,使得情感更加细腻而真实。比如“绉秋波”与“铜盘铅化玉壶冰湿”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凄凉与内心的寒冷。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落的无奈,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爱情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孤独与脆弱,情感细腻而真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痕”是指什么?
a) 湘江的水流
b) 湘江的痕迹
c) 湘江的鱼类
诗中“绉秋波”形容的是哪种季节的水波?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中提及的“鸳枕”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人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李白的诗则偏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