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5:00
万家杨柳枕春城,
形胜犹传古帝京。
艮岳花飞空去鸟,
樊楼歌散少啼莺。
嵩云西接三川雨,
河水东流万古声。
欲访玉津园畔路,
亭台无际暮烟横。
在春天的城市中,数以万计的杨柳依偎在城边,
它的美丽依然传承着古都的风华。
艮岳的花瓣随风飘舞,天上鸟儿飞去,
樊楼上传来的歌声渐渐散去,听不见莺鸟的啼鸣。
嵩山的云彩与三川的雨水相连,
河水向东流去,伴随着万古的回声。
我想去寻访玉津园的路径,
但四周的亭台楼阁在暮色中无尽延展。
作者介绍:查文经,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曾任职于地方,后辞官归隐,致力于诗文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时期,查文经通过描绘汴城的春景,表达对古都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汴城》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都汴京的风貌与历史底蕴。开篇即以“万家杨柳枕春城”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盎然,杨柳依依,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春日午后。接着,诗人提到“形胜犹传古帝京”,不仅在赞美城市的美丽,更是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古都辉煌的向往。
诗中“艮岳花飞空去鸟,樊楼歌散少啼莺”描绘了春日的宁静,花瓣随风而舞,鸟儿高飞,樊楼上的歌声逐渐消散,少了莺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慨时光流逝、繁华不再。而后面的两句“嵩云西接三川雨,河水东流万古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河流象征着永恒,尽管世事变迁,河水依然向东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最后两句“欲访玉津园畔路,亭台无际暮烟横”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路途似乎无尽,给人一种渺茫的感觉。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汴城,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家杨柳枕春城”意指什么?
“樊楼歌散少啼莺”中的“啼莺”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玉津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