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竹枝词 其一》

时间: 2025-07-12 17:56:09

诗句

侬家少长住西泠,门对里湖莲叶青。

妾心如藕丝不断,郎意忽作随波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56:09

原文展示:

侬家少长住西泠,
门对里湖莲叶青。
妾心如藕丝不断,
郎意忽作随波萍。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西湖附近常住,
门前正对着湖中青翠的莲叶。
我的心情如同藕丝般不断,
而你的心却忽然像浮萍一样随波漂流。

注释:

  • 侬家:指我家,"侬"是方言,意指自己。
  • 少长住:少时常住,即从小就住在此地。
  • 西泠:西湖的别名,指的是杭州的西湖。
  • 里湖:指的是西湖,"里"表示在近旁。
  • 妾心:我的心情,妾在这里指自称。
  • 如藕丝不断:形容心中牵挂如同藕的丝线,紧密而不断。
  • 郎意:你的心,郎是对男性的称呼。
  • 忽作随波萍:形容心意变幻无常,像浮萍一样随水漂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华是明代的女性诗人,生于浙江,常以西湖为题材创作,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西湖边,正值莲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心变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词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诗中“侬家少长住西泠”一句,开篇即将读者带入西湖这个美丽的地方,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门对里湖莲叶青”则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营造出一幅宁静而优雅的湖面景象,莲叶的青翠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而后两句“妾心如藕丝不断,郎意忽作随波萍”,则是情感的起伏与变迁。诗人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心如藕丝般纠缠,但同时也反映出对方心意的无常,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藕丝的不断与浮萍的随波形成鲜明对比,传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也让人感受到西湖的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愁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侬家少长住西泠:自述身世,表明对西湖的熟悉和依恋。
  • 门对里湖莲叶青: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 妾心如藕丝不断:表达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与情感的缠绵。
  • 郎意忽作随波萍:反映恋人心意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藕丝和浮萍,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藕丝和浮萍的意象对比,突显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爱情的脆弱与变幻,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人心难测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叶:象征美好和纯洁,代表着诗人对爱情的期待。
  • 藕丝:象征着情感的缠绵,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留恋。
  • 浮萍:象征着无常与变幻,反映出对方心意的不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侬家少长住西泠”意指什么? A. 诗人对西湖的熟悉
    B. 诗人对西湖的陌生
    C. 诗人住在远方

  2. 诗中“妾心如藕丝不断”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绝望
    B. 深切的思念
    C. 无所谓

  3. “郎意忽作随波萍”中“随波萍”象征着什么? A. 稳定的爱情
    B. 不稳定的心意
    C. 永恒的承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描写。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抒发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袁华的《西湖竹枝词》与李白的《庐山谣》都采用自然景色来映射内心情感,但袁华的作品更专注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充满豪情壮志,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研究》
  • 《西湖文化与文学》

相关查询

摸鱼儿 和济武梦赵韫退叠前韵 摸鱼儿 摸鱼儿 摸鱼儿 摸鱼儿·咏事 摸鱼儿 摸鱼儿·喜连宵 摸鱼儿十首 其五 摸鱼儿·庚申七夕和白石韵 摸鱼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悗夺 荆南杞梓 丝竹中年 匣剑何时跃 不次之位 包含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序的成语 暖帘 包含霆的成语 痴瞪瞪 私字儿的字 匸字旁的字 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成群打伙 草字头的字 遐州僻壤 彑字旁的字 一病不起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