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08:24
原文展示: 都道春来愁闷。不信。日晚上危楼。落花飘尽水东流。愁摩愁。愁摩愁。
白话文翻译: 人们都说春天来临时会感到愁闷,我却不相信。黄昏时分,站在高楼上,看到落花随水东流而去,愁苦的心情无法排解,愁思缠绵不绝。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所提到的“落花飘尽水东流”,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表现时间无情和人生无常,类似于王维的“落花流水”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的细微感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人却在此时感到愁闷,反映了他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春天的另一种理解。在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影响下,诗人对春天的美好也感到了一丝无奈和忧伤。
诗歌鉴赏: 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特有的愁闷情绪,开头的“都道春来愁闷”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春天本应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然而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抑与忧伤。通过“日晚上危楼”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独和高处不胜寒的氛围,诗人如同置身于高楼之上,俯瞰着流逝的花瓣与水流,这种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愈发突显出诗人的无奈与无助。
“愁摩愁”反复吟唱,展现了诗人心境的纠结与复杂,愁绪如同绵延不绝的水流,无法轻易摆脱。整首诗情感浓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愁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都道”的意思是:
A) 大家都说
B) 个人的观点
C) 诗人的感受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
A) 充满希望
B) 愁苦与无奈
C) 平淡无奇
“落花飘尽水东流”中“东流”象征着:
A) 美好的未来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平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沈谦的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愁苦,而王维的诗则多了一份含蓄与幽思。两者都反映了人生无常,但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