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荷叶杯 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12 20:29:21

诗句

又见边鸿飞至。

归未。

嘹呖一声秋。

衔书不忍过高楼。

愁么愁。

愁么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29:21

原文展示:

荷叶杯 雁二首 其一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又见边鸿飞至。归未。嘹呖一声秋。衔书不忍过高楼。愁么愁。愁么愁。


白话文翻译:

又见到大雁从边疆飞来,是否已经归去?发出一声嘹亮的叫声,似乎在告别秋天。它衔着书信,不忍心飞过高楼。愁啊,愁啊,愁啊。


注释:

字词注释

  • 边鸿:指从边疆飞来的大雁。
  • 嘹呖:形容雁叫声清脆响亮。
  • 衔书:嘴里叼着书信,象征传递情感或消息。
  • 高楼:指高耸的建筑,可能象征繁华或人世的喧嚣。
  • 愁么愁:反复的“愁”字,表现诗人心中的忧愁情感。

典故解析
古代诗词中常用雁作为思乡和离别的象征,雁南飞的季节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子英,号岑楼,生于浙江。屈大均在诗词创作上有着丰富的成就,尤以咏物抒情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往往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大雁的归来激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离愁。


诗歌鉴赏:

《荷叶杯 雁二首 其一》以大雁为引子,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雁的归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又见边鸿飞至”,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更引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接下来的“归未”则是对雁归的疑问,仿佛在追问自己所处的现实与过往的归属感。

“嘹呖一声秋”将季节的变换与大雁的叫声结合在一起,声声入耳,仿佛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的“衔书不忍过高楼”,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纠结。高楼象征着繁华与冷漠,雁的过往不仅是自然的飞翔,也是心灵的游荡。

最后的“愁么愁”,反复的提问,带有一种无尽的哀愁,似乎在问自己,生活中的愁苦究竟来自何处。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复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见边鸿飞至:引入大雁,象征季节的变化,也预示着离别。
  • 归未:对雁的归途产生疑问,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期盼。
  • 嘹呖一声秋:声音清脆,给人一种秋天的凉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衔书不忍过高楼:大雁带着书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世繁华的无奈。
  • 愁么愁。愁么愁:反复的“愁”字,加强了诗人的愁苦情绪,形成一种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大雁赋予了情感,衔书的动作让它更具人性化。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重复“愁”字,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思乡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鸿:象征远方与归属。
  • :象征生命的轮回与衰败。
  • 高楼:象征繁华与冷漠,反映人情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边鸿”指的是什么? A. 山上的鸟
    B. 从边疆飞来的大雁
    C. 河里的鱼
    D. 天上的星星

  2. 诗人通过什么象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花
    B. 大雁
    C. 风
    D. 雪

  3. “愁么愁”反复出现,这种表现手法叫做? A. 比喻
    B. 排比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崔颢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屈大均的《荷叶杯》则通过自然与生命的轮回展现了更广泛的社会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评传》
  • 《古代诗词鉴赏基础》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师子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青楼怨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吴仲圭枯木竹石 留别李侯 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 姑苏杂咏 慧聚寺次张祐韵 效香奁(二首) 闻旧教坊人歌 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寻寻 曰字旁的字 文命 酉字旁的字 老羞成怒 超然自得 两点水的字 鸾輟 言字旁的字 心术不正 人民城郭 侵薄 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飃耀 雄鸡夜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