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2:53
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
定知献马胡雏入,看即称觞都护来。
在千仞深渊的溪水中,石头如雷霆般翻滚,汉朝的万骑军队在虚空中重重冲击。
我知道献马的胡雏已经入朝,马上就要举杯庆祝都护的到来。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坡仙,江西分宜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主张“诗中有画”,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向往和对将士们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景象的描绘与对战事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开头的“千仞溪中石转雷”使用了夸张的比喻,展现出大自然的怒吼,暗示了战争的激烈。接下来的“汉家万骑捣虚回”则通过对骑兵的描写,生动展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壮阔场面。最后两句“定知献马胡雏入,看即称觞都护来”则转向对将士胜利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整首诗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在欣赏优美的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平安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战争场面,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民族团结的渴望,以及对将士们英勇表现的赞美,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千仞溪中石转雷”中“千仞”是什么意思?
“汉家万骑捣虚回”中的“虚”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庭坚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个人对于战事的期待与将士的赞美,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个人的哀伤。两首诗均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更为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