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41:13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
作者:李曾伯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这位道人本来做的是自己分内的事,根本不需要去写那些高人之作。
在烟霞的缭绕和病痛之间,风和月让我陶醉而写下这些。
漆园的景象无疑是对生活的一种寓言,流放的仙人怎能成为我的老师?
我把卷轴放在心中的书斋里,焚烧香草以求得那种宁静的境界。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曾伯应郑云谷之邀,前往沣之洞探访道士的时刻。诗中流露出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反映了他对道教哲学的欣赏和对世俗事物的淡然。
李曾伯的《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体现了道教思想的精髓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道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赞美,认为道士应该专注于自己应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迎合世俗而去创作高深的诗歌。这种观点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诗中“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一句,生动描绘了道士在自然景色中陶醉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同时,诗人也对“谪仙”这一意象进行了思考,流放的仙人象征着那些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李曾伯在此表达了对这种境遇的不屑和对真正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认同与对世俗的超脱,表达了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道士本该做的事情,不需要去写那些高人之作。强调了道士的本职和对世俗名利的漠视。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在烟霞与个人病痛之间,风月使我陶醉而写下这些诗句。此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灵感与治愈。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漆园的景象直接成为了生活的寓言,流放的仙人怎能成为我的老师?表达了对世俗名师的否定,认为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我将卷轴放在心中的书斋里,焚烧香草以求得那种宁静的境界。阐述了道士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宁静达到精神的升华。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赞美,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一种追求简朴、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世俗文学的热爱
B. 对道士责任的重视
C. 对诗歌创作的否定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中“陶”字的意思是?
A. 陶土
B. 陶醉
C. 陶器
诗中提到的“漆园”象征什么?
A. 真实的园林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