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22:49
石林
周文璞 〔宋代〕
苍苍一林石,
零散少存者。
分携多子孙,
不胜落田野。
虚堂有天就,
乃在绝壁下。
存者宁非真,
散者亦已假。
相君久藏山,
远客初击马。
幽玩埋莓苔,
孤嘀坐梧槚。
方咏兹游清,
未敢泥风雅。
这是一片苍苍的石林,
在这里零星散落的石头少之又少。
它们分开携带着许多后代,
却无法承载丰盈的田野。
虚空的堂宇与天空相接,
就在这绝壁之下。
存留下来的难道是真实的,
散落的又是否是虚幻的呢?
我与你在此久藏山中,
远道而来的客人初次驾马而来。
幽深的游玩埋藏着莓苔,
孤独地坐在梧桐树下。
我在此吟唱这清幽之游,
却不敢沉迷于风雅之中。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绝壁”和“虚堂”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常见主题。
作者介绍:周文璞是宋代的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其作品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文璞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中,表达了他对生命、存在与虚幻的探讨。
《石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人内心世界对话的诗。诗中以石林为背景,勾勒出苍凉而又深邃的意境。开头“苍苍一林石”便以简练的笔触引入了读者的视野,接下来的“零散少存者”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和时光的流逝,仿佛这些石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描绘自然,更是在探索生存的意义。
“分携多子孙,不胜落田野”一句,似乎在说这些石头的后代无法在肥沃的土地上生根,与人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共鸣。后面的“虚堂有天就,乃在绝壁下”,让人联想到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仿佛在提醒我们即使身处绝境,仍然有一片天空在等待。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幽游玩的热爱与对风雅的敬畏,显示出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谨慎的心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周文璞对生命、自然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石林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存在与虚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命意义的深思。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石林》诗人是谁?
“苍苍一林石”中“苍苍”指的是什么?
“幽玩埋莓苔”中“幽玩”指代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周文璞的《石林》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而周文璞则更多地探讨了生命的存在与虚幻,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