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2: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2:40:06
原文展示:
閒居杂题 其二 袁宏道 〔明代〕 儒衣脱却礼金仙,三十偷闲也少年。 芊草如毡花欲舞,淡烟垂幕柳高眠。 兴来学作春山画,病起重笺秋水篇。 酒障诗魔都不减,何曾参得老庞禅。
白话文翻译:
脱下儒生的衣服,转而礼拜金仙,三十岁还能偷得闲暇,也算是年轻的少年。 茂密的草地如同毡毯,花朵仿佛要随风起舞,淡淡的烟雾像垂下的帷幕,柳树在高高的地方安然入睡。 兴致来时学习绘制春山的画,病愈后重新撰写关于秋水的篇章。 酒的障碍和诗的魔力都不曾减少,何时才能参透老庞的禅意呢?
注释:
诗词背景: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这首诗《閒居杂题 其二》反映了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禅理的向往和对自己创作热情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在三十岁时的年轻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芊草如毡花欲舞”和“淡烟垂幕柳高眠”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后两句“兴来学作春山画,病起重笺秋水篇”则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结尾的“酒障诗魔都不减,何曾参得老庞禅”则表达了对禅理的向往和对自我修行的反思。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闲适生活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艺术创作和精神修行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作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儒衣脱却礼金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转变? A. 从儒生到佛教修行者 B. 从年轻到年老 C. 从忙碌到闲暇 D. 从贫穷到富有 答案:A
“芊草如毡花欲舞”中的“芊草”和“花欲舞”分别象征什么? A. 自然的茂盛和生命的活力 B. 自然的宁静和安详 C. 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D. 自然的茂盛和宁静 答案:C
诗的最后一句“何曾参得老庞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禅理的向往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艺术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